第484章 完美數據

唐集中早在30歲的時候,就是個沉穩的老頭兒了。

他眼睛裏看著計算機系給楊銳出的數據,耳中聽著許正平的詢問,整個人平靜的像是一只躺在冰塊上的馬鮫魚似的——只有眼珠子清澈透明,以證明自己的新鮮程度。

許正平就沒有如此平靜了,即使唐集中不說話,他也小聲評價了起來:“數據非常完美,如果畫成曲線的話,基本沒有異常點。”

他都不用現場畫出曲線,就看數據,腦中即可模擬出相應的曲線,這大部分來自於經驗。

唐集中也微微點頭,道:“異常點非常少,而且均勻,幾乎可以忽略。”

異常點顧名思義,就是有異於常的點。而它通常是借曲線表現出來的。

舉例來說,“小明一個小時吃一個栗子”,將之畫成曲線,如果橫坐標是單位時間,縱坐標是被吃掉的栗子總數,那畫出來的線,將會是一條標準的四十五度灰色向上的直線。灰色是鉛筆的顏色。

但是,如果小明在某個小時吃掉了兩個栗子,描述這個小時的點,將不會在其他點組成的線路上出現,它會比標準四十五度灰色向上的直線的位置高。

這條線就是異常點。

在科研上,出現異常點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而且往往是研究的突破口。

比如說,“小明一個小時吃一個栗子”的曲線,大部分時間都是正常的,那異常點很可能代表著出現了異常情況,比如說,韓梅梅那天中午去找小明玩了,順便吃掉了一個栗子——發現這個結果,就足夠普通社會學家在國內期刊發表論文了。

如果韓梅梅那天中午去找小明玩了,小明沒給韓梅梅栗子,而是拿兩個栗子出去換了一個避孕套——發現這個結果,就足夠普通經濟學家在SCI發表論文了。

當然,大部分的異常點是難以解釋的,也許是儀器故障,也許是采樣失敗,也許是樣品變質,也許是有人坐在拼命震動的儀器上來了一發。

總而言之,異常點是讓科研者又恨又愛的事。

而完美曲線,則是令人驚疑不定的事。

因為有異常點反而是正常的,沒有異常點,反而是非正常的。

越是復雜的情況,就越是如此。

畢竟,實驗不可能完美的模擬真實。

“現在是什麽情況?實驗做出來了嗎?”趙蕾舉著話筒,開始采訪起來。

“實驗是完成了,數據還需要分析。”楊銳的表情也有些變化。

這樣的數據,對他來說也是相當新鮮的。楊銳讀研時用到的等離子表面共振,已然與PCR一樣,是不值錢的大眾技術了。

而它變成大眾技術的原因,是生物技術公司對其進行了多重簡化。如同汽車一樣,生物技術公司將復雜的內核包裹在重重外殼之中,使得普通的生物技術人員,只需要在一頭輸入物料,在另一頭獲得結果就可以了。

用原始的部件拼接,並進行等離子表面共振的實驗,對楊銳來說也是頭一次。

所以,楊銳也不知道這種初級數據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沒有沮喪,也沒有雀躍的場景讓趙蕾覺得困惑,她將話筒轉向許正平和唐集中,問道:“你們對實驗的評價是什麽?”

“我們不能評價實驗,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實驗,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實驗結果。”唐集中糾正趙蕾。

“那你們對實驗結果的評價是什麽?”趙蕾笑著換了說辭,並面向許正平。

許正平是不會在采訪中撒謊的,他想了一下,道:“是看起來很美觀的數據。”

“很美觀的數據?”趙蕾腦筋轉了一下,追問道:“你認為數據正確嗎?”

“我沒有做過這個實驗,不能說數據正確不正確。”許正平搖頭,忍不住又加了一句:“但看起來是很完美。”

“不一定正確,但看起來很完美,是這個意思嗎?”趙蕾將許正平的話重復了一遍,含義似乎明確了許多。

許正平裝模作樣的咳嗽了一聲,道:“我也說不好。”

趙蕾覺得自己找到新聞點了,連忙問道:“您覺得數據可能會有什麽問題?”

許正平狀似不經意的掃了一下楊銳,發現他似乎並不在意自己和記者的談話,有一瞬間,許正平突然有了訴說的沖動。好在他將之壓制了下來,語氣依舊緩和的道:“數據本身是沒有好壞的,你不能說1比0長的苗條,1就是比0好的數據,關鍵在於數據是否能表現出實驗想要的結果。”

這一個圈子繞的比較大,趙蕾稍微有些暈了,她想了一下,道:“您好像不太願意聊數據的好壞,但是,現在實驗剛剛完成,不正是最高興的時候嗎?你們似乎都沒有顯的高興?”

“還有數據處理的步驟,這也是比較麻煩的一塊。”唐集中將話給搶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