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論日本

東京的十二月,氣溫在九度左右。

天氣幹燥,又沒有風,所以並不算冷。

天空像是蒙著層紗,沒有其它海濱城市那種藍。

遠處還能看到高聳的煙囪,此刻正在排放白煙,味道有點刺鼻。

這些國家早早完成資本積累,等轉型後將環境汙染歸罪於發展中的國家,好像自己沒幹過同樣的事,實在是有點不要臉。

下飛機時候,乍一看,全是東方人面孔,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日本人長得和華夏人比較像,仔細看才能看出點差別。

日本人、華夏人和韓國人在東亞這塊土地上相互仇視,而在遙遠的異鄉土地上,彼此的關系卻似乎並不壞。

相反,或許是由於同為東亞人,相處起來比較融洽,大家往往會聚居在一個地方。

現在,大概是因為離故土近的緣故,韓宣心裏微微冒出點反感情緒。

人類有一種看到與自己相似的人,會感到厭惡的習慣。

彼此之間越相似,就越是忍不住強調彼此的差異,這種現象被稱為“近親相憎”。

不過韓宣可不認為日本人和自己有親,就算有,也是右翼鷹派份子們的爹。

在華夏,誰家祖先沒吃過日本人的苦,韓家祖籍在江浙,往上追溯幾百年,都能找到倭寇燒殺搶掠的記載,很難對他們有什麽好感。

還有就是,日本政客常說著這樣的一句話:“二戰時期日本雖然敗了,但並沒有敗給華夏。日本只挨了華夏的幾拳頭,但卻死在了美國的兩顆原子彈上。沒有美國,華夏抗戰八年那只是個傳說。”

日本從沒有承認過歷史,無論是金陵大屠殺還是慰安婦等,也沒有停止跪拜過靖國神社,這就是日本當局政客的心態。

有人或許會說,日本政客只是政客的想法,那麽日本民眾應該有自己的看法吧。

然而,日本在過去的歷史教育中,從沒有、也絕不會提及日本侵略華夏的任何事情。

所以有些當代的日本青年,根本不知道這段歷史。

很多時候,日本民眾更是會無辜地問,華夏幹嘛要和日本過不去……

為什麽日本人瞧不起華夏?

歸根結底是因為華夏在歷史上,沒有真正贏過日本,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泱泱大國連個島國都贏不了,何來尊重?

假如哪天能反攻到日本本土,他們對待華夏的態度,可能就像現在對待美籍華裔韓老爺子這樣。

日本四大閥門,三井、三菱、住有、安田。

六大財團,三菱財團、三井財團、住有財團、富士財團、三和財團、第一勸銀財團。

這些財團內部的重要公司,都派人過來迎接,總共五十多位。

遠處還有上百位保鏢和他們的助手,在候機坪旁邊等待……

前世,當日本把釣魚島國有化後,華夏舉國憤日,從遊行示威到抵制日貨,讓日本經濟連連重創,股市大幅下跌,眾多日企難以自保。

然而日本政府,似乎無視這樣的舉動,更是以為把日本的企業轉移到東南亞,便可消災。

華夏人很多時候,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邊買著日本產品,一邊找日本清算歷史。

而日本企業,大量出口物品到華夏,把賺來的錢充裕國防對抗華夏。

其中三菱就是代表,三菱是日本的國防科技所在,日本空軍、陸軍一半的裝備出於三菱生產。

而海軍的裝備,幾乎都出自三菱財團,更別說日本其他的財團,是如何從華夏賺錢,來抵抗華夏了。

有人說買日貨,歸根結底就是為日本送子彈、送航母,一部分人認識到了,可人心不齊,能真正抵制的,終究是少數。

要知道,華夏和日本幾百年來,世世代代為仇,像一個解不開的結。

只要日本還住在那個狹小的島上一天,沒有充足的土地和資源,它終究還會出來咬人,不發瘋的日子只是暫時的。

真正追究起來,假如華夏企業爭點氣,能有點良心去注重質量,誰還會去買日本那一公斤三百塊的大米。

被核輻射和重金屬汙染過的土地,種出來的大米真有那麽香麽?

韓宣搞不懂。

但印象裏搶購日貨那些遊客,面對鏡頭時候的嘴臉,確實惡心……

羽田機場不算大,甚至有點破舊。

來日本的大多數航班,都在成田機場降落,不過那座機場離東京市區比較遠。

這次來日本沒通知別人,出現這麽多人迎接,有點出乎韓宣的預料。

不知道在場的都有誰,但看機場保安那幅緊張模樣,就能明白都是些日本的大人物。

腦海裏想著,家裏應該還沒有這麽大的影響力才對,日本經濟不透明,有錢人太多。

一些企業經營上百年,甚至比老爺子這個明面上的世界首富,更加有錢的也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