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和冷戰(第2/2頁)

於明從小考試就學會作弊,對於規則和法律有自己看法。燕三是位傳統老千,傳統江湖人說的就是快意恩仇,也有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還有做人別做絕等等說法,意思是不要結成死仇。而在傳統江湖中,這些死者稱為罪有應得,而鷂子稱為俠士。不過俠以武犯禁,各國政府都不喜歡這種人。

009見曼迪和於明之間出現火藥味,很有禮貌留下一張名片:“011,考慮好給我電話,晚安,兩位。”

009離開,曼迪和於明之間第一場沖突開始,曼迪可以接受於明不接受委托,但是不能接受於明以這個理由拒絕委托,特別是受害者中還有兩名未成年人。而於明一改平時無立場的態度,堅決表示自己的立場,自己絕對不會幫助警方或者任何人去抓捕鷂子。這叫道義。

“對,中國很早就有黑幫。”於明解釋道:“中國很早就有黑社會,他們從來不欺壓善良和底層的人,他們的資金來源於為富不仁、政府機構還有支持者的捐助。除暴安良,行俠仗義。”

曼迪反駁:“那他們會殺害兒童嗎?”

“難說。”於明想起了康熙和天地會,康熙那時候只是一個小鬼,如果落到天地會手中,肯定一刀切了或者煮了喝湯。這和年齡無關,這和身份有關。

“親愛的,我很難理解,你如果因為害怕,因為怕浪費我們時間,我能理解。可是你堅決的站在了兇手這一邊,這讓我很難理解。”曼迪道:“我們認識後。你一直表現出來無立場,但我一直相信你有底線,你也會憤怒,也會生氣。而傷害未成年人應該是我們一致的底線。老實說,我現在不知道你底線在哪。”

“對,我確實認為保護未成年人是應該的。但是……”於明不知道怎麽說,就因為這一條,於明不認為鷂子算俠士,不過怎麽也算是豪傑。鋤強扶弱的豪傑,於明從來很佩服這類人。

曼迪道:“你這是冰雪的想法,即使是冰雪也不會漠視兩位兒童故意被槍殺……”曼迪突然查詢電腦:“為什麽其他兒童沒有被槍殺,偏偏是這家黑幫頭目的兩名兒子被槍殺?”

於明蓋上電腦:“我們不管這事好嗎?”

“當然可以。”曼迪道:“現在不是委托的問題,我突然很想了解你是怎麽看待這個世界的。我一直以為了解你,但是突然感覺你很陌生。”

“這會不會影響我們滾床單?”於明問。

“親愛的,你能不能嚴肅點?”曼迪無奈道,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男人是讓女性最頭疼的愛人。

“好吧,我得向你解釋一下,中國另外一個世界的價值觀。”於明道:“這個世界我們稱之為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仇恨,有仇恨地方就有江湖。於明說的江湖算是中國一部分人內心的道德觀。重點是復仇,以復仇為理由殺害仇人全家,是可以被理解和贊揚的。仇恨也分為幾等,最嚴重的稱為死仇,不死不休的那種。雖然很多人倡導以和為貴,但是很多人仍舊是走快意恩仇路線。

於明表示,一直不能理解歐美電影中,為什麽主人公復仇後感覺到空虛。因為在於明認識中,死仇代表不僅是憤怒需要宣泄,更是一種責任,你此生必須完成的任務。和中國人盡孝一樣,不僅是發自內心情感的,而且還是一種責任。

於明再解釋了死仇,比如別人給你一個耳光侮辱你,只能算冤家。而別人殺你父母,淫你妻子,這就叫死仇。死仇的受害方總是讓人同情,擁有死仇責任的人,他們在無力復仇時候,就會幻想出俠士。俠士就是擁有鏟除不公的能力和行為的人。

於明最後解釋,如果鷂子親人被黑幫所害,而鷂子殺死黑幫全家,在他看來是可以理解的。這時候鷂子繼續殺戮同樣遭人厭惡的人,就化成為俠士,是值得尊敬的人。

曼迪認為於明說的俠士誕生在缺失了正義的環境中,而現在畢竟有比較完善法律。

兩人最大矛盾在於,鷂子是不是可以對死仇的孩子進行殺害。

辯論無果,曼迪和於明之間出現了第一次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