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有心和有情(第3/3頁)

“昨天早上她第一次一個人試開車,在一條荒涼的XX國道。”因為新國道和高速,XX國道基本已經廢棄,所使用的只是沿線的兩個村的村民。由於左邊是菜地,右邊是小溪。這段路也是新手練車的好地方。沒有交匯車,沒有高速車,沒有行人。出車禍問題也不大。小溪只有膝蓋高,不至於淹死。但是,倒黴的吳涵還是那車開到了甘蔗地身陷其中。吳涵徒步出甘蔗地時候,看見了一輛經過的小型運貨車司機把一個麻袋拖運到甘蔗地中。吳涵很奇怪,也沒有出聲。等人走了後,她看了一眼麻袋險些昏過去。裏面是一具屍首。

但吳涵沒有想到,那小貨車又拐了回來,雙方互相發現。這時候,吳涵先前呼叫的122車輛到達,小貨車沒有停留的離開。經過指認,吳涵認出了拋屍汽車中司機是附近村莊村長的兒子。吳涵成為本案的唯一證人。

雖然現在警察接手,但是這個村子很復雜。他們民風彪悍,有完善的祠堂家譜。村長就是族長,就是老大。聽海城內有村中地皮,最少有八十個店面和百畝未開發地是這個村的集體財產。此村非常富裕。這也是國道只遺棄不封閉的原因。因為富裕,年輕人打架鬥狠的事時常發生。據說村裏形成了一個叫‘斧頭幫’的年輕人村保組織。他們前身主要是保護土地不被強拆,幾年前,一百多個年輕人拿斧頭和開發商帶的八百多人(真實拆遷八百不算多)毆鬥。四條人命,轟動聽海。最後有兩個被判了死緩。但是卻保護了土地,法院證明開發商是非法強拆強遷。這兩個人成了村中的英雄。而後這個斧頭幫就開始成型,成了當地聯防力量。這幾年下來,此村沒有發生過一起治安案件。兩年前,斧頭幫年輕人甚至抓獲兩名持槍的流竄經過他們村子的通緝犯。

對於吳涵的人身安全,警方難以評估,在內部會議有兩種意見。一者認為斧頭幫不是黑社會,是村內聯防隊,平時還是很守法的。一者認為,斧頭幫作風彪悍,嫌疑人在村內威望很高,有可能對證人造成人身威脅。再加上村中幾個老者對警方不回答不說話,也不大義滅親,也不暴力抗法。形式很難評估。此村還有不少華僑,有的還是海外有威望的華僑,他們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表示關注,還有開報社華僑帶記者飛聽海監督審訊程序,全村人表現的非常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