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澳洲大鐵礦

澳洲大鐵礦。

和以前相比,這裏的變化很大,自從宋青松到了這裏之後,這裏每天都在變化,現在,一座大型鐵礦已經初具規模。

偌大的開采區,呈現一層一層的階梯狀,這是典型的階梯狀開采,露天大鐵礦一般都采用這樣的采礦方式。

由於是露天鐵礦,土層覆蓋很淺,表面泥土被鏟去之後就露出鐵礦石,采挖機將鐵礦石剝離,采挖出來,裝上卡車運走。

如果遇到堅硬的巨大鐵礦石,采用爆破將鐵礦石炸碎,再用采挖機開采,礦石被層層采挖剝離之後,逐層向山體深入。

幾台大型采挖機正在那裏作業,每一台采挖機有兩、三層樓那麽高,將鐵礦石一層一層的剝離,一層一層的開采出來,這樣的一台采挖機一天就能開采至少幾千噸的鐵礦石。

開采出來的鐵礦石,通過礦區的大型礦車運到鐵礦石破碎車間,這座鐵礦以前就有大型的破碎車間,能將大塊的鐵礦石破碎成為顆粒狀的細小鐵礦石。

鐵礦石被運到車間,經過破碎篩選,成為顆粒狀的鐵礦石,大塊鐵礦石還需要進行第二次破碎,破碎之後的鐵礦石被送上傳送帶,裝上火車。

遠處的鐵軌上,正停著一列長長的火車,正在那裏裝載鐵礦石,有一些車廂已經裝滿,全是顆粒狀的鐵礦石。

這是經過破碎篩選之後的鐵礦石顆粒,從幾毫米到三、四十毫米大小不等。一般而言,鐵礦石分為原礦,塊礦和粉礦。

原礦就是開采出來,沒有經過破碎的鐵礦石,這樣的鐵礦石大小不一,大的比籃球還大,小的甚至不到拳頭大小。鬥笠山礦區剛開始的時候開采出來的礦石沒有經過破碎,就是大小不一的原礦,當然,因為沒有經過破碎加工,這樣的鐵礦石售價要稍微低一些。

原礦經過破碎篩選,就成了塊礦,礦石成了顆粒狀,或碎屑狀,大小一般是由幾毫米至三、四十毫米。

塊礦經過在加工,研磨成粉狀,就成了粉礦,如果鐵礦石品位比較低,一般要加工成粉礦,再經過一系列的選礦,去除雜質,留下鐵礦粉,就成了品位比較高的粉礦,如鐵精粉。

國內而言,鐵礦石的品位一般比較低,開采出來的原礦品位一般為三十左右,這樣的原礦就要進行一系列的加工,破碎篩選,研磨成粉,經過一系列的選礦工序,如磁選,重力選等,最終成為滿足品位要求的粉礦。

當然,這樣一來就工序比較復雜,耗時耗力,成本也比較高,這也是國內鐵礦規模小而散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這裏,不需要這麽復雜,因為鐵礦石品位高,開采出來之後就只要進過破碎篩選即可,不需要研磨,不需要選礦,這樣一來,鐵礦石的開采就比較簡便,效率高,成本低,也是為什麽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能發展到如此規模的原因之一。

整個礦區,看不到多少工人,因為這裏的機械化程度很高,只有載重卡車沿著沙石路,費力的將鐵礦石從開采區一車一車的運送至鐵礦石破碎車間。

運載礦石的翻鬥式卡車,高約6米,每一輛可以一次性裝載兩百多噸鐵礦石,由於運載量大,卡車輪胎也特別高大寬厚,站在高達三米的輪胎前,即使是一個成年人也顯得格外的渺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開巨型載重卡車的司機既有金發碧眼的西方人,也有黃皮膚黑頭發的華夏人。

如果登上梯子,步入駕駛室,由於車身高,坐在駕駛室,朝前望去,真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每一輛卡車力大無比,所耗柴油也很可觀,每小時耗油100升以上,油箱容積更是達到4000升。

宋青松帶著自己的幾個手下人,這幾人既有西方人,也有東方人,宋青松看到開采區正在繁忙作業,一車一車的鐵礦石通過巨大的礦車運送到破碎車間,一種成就感,從宋青松的心底油然而生。

旁邊一名西方人道:“BOSS,上周我們就突破了日產兩萬噸的規模,我估計,不用兩個月,我們的產量就能突破三萬噸。”

這一點,大家都是有信心的,旁邊數人都點了點頭,礦區的鐵礦石產量大,大家幹勁十足,以宋青松為首的這支團隊,正越來越融洽,越來越發揮出高效率。

大量的鐵礦石被開采出來,宋青松心中想道,不愧是澳洲,老板隨便買一座鐵礦,居然儲量這麽大,鐵礦石的品位這麽高。

宋青松自然不知道,這麽多的鐵礦石,全是王旭東用“神級大礦主”系統聚集過來的,品位高,鐵礦石質量優良,最最重要的是,開采起來很方便,很少遇到堅硬的鐵礦層,一般很少需要使用爆破。

手機響起來,宋青松拿起來一看,見是王旭東打來的電話,不敢怠慢,馬上接通,帶著恭敬道:“老板,您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