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節 永不止步(第2/2頁)

“行,我一邊看,你一邊說,有問題我就直接問。”呂宗平點點頭。

對於他這個市長來說,有新東西新想法是好事,就怕你新瓶裝舊酒就沒意思了,但呂宗平相信沙正陽不會。

“其實這個想法我在宛州工作時就已經提出來了。”沙正陽不諱言,“但當時限於環境和條件,宛州市那邊嘗試過,有一些改進,但是並沒有真正推進落實,我也努力過,但是最終還是覺得大環境不成熟,所以慢慢被擱置了。”

“哦?有點兒意思啊,你具體說說。”呂宗平更感興趣。

如果是在別的地方嘗試過未能推開,說明這的確存在很多難以推開的客觀困難和制約,而改革就是要打破這些制約,突破窠臼,這才能真正解放生產力。

呂宗平來漢都可不是為了當一屆太平市長的,他是想要有所作為的。

正因為看到茅向東也是和自己相似,也有意要一番作為,所以呂宗平才在面對茅向東的強勢時願意退讓妥協,因為他知道必要的隱忍退讓能夠讓工作更順利。

如果是茅向東只是想要庸庸碌碌混日子,還要阻擋自己幹一番事業,那麽哪怕茅向東是市委書記,呂宗平也不會退讓,哪怕官司打到中央他也不怕。

“當時我在宛州經開區工作,宛州當時的招商引資環境很糟糕,招商引資來的企業遭遇很多問題,有時候蓋三五十個章,跑幾十個部門,甚至一個局行部委裏邊就能蓋七八個內部審批章,拖上半個月也是常事,從開始已審批到最終落地,三五個月都算是比較快的了,如果遇到要過省裏的審批,那甚至一年半載也很正常,這對於項目業主和企業主們來說可以說是最大的痛苦。”

沙正陽侃侃而談。

“很多企業主和項目業主其實不介意和政府幹部交朋友,甚至也不介意在宴請招待等方面花錢,但是他們極端厭惡這種利用手中行政權力來要挾和延誤效率的做法,這種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吃拿卡要,我把它定義為敲詐勒索,甚至比普通的敲詐勒索更為惡劣。”

“國外在這方面的定性和懲處箱單嚴厲,所以被很大程度的壓制了,而我們國內由於傳統和文化的緣故,逢年過節,人情往來,對於這方面的認定相對寬松得多,這種不給利益不辦事,給了利益亂辦事,雖然有些看起來事情很小,甚至就是一張購物卡,或者兩箱水果,一點兒土特產,但是這種風氣的蔓延就極其惡劣,這對於外資港資這些企業來說,更是覺得難以,這也極大的影響了我們內陸地區的政府部門形象。”

呂宗平能理解沙正陽所說的這些,他一樣很有感觸。

他到過香港和新加坡,這些地方對公務人員的紀律約束要比國內嚴格得多,一經發現,懲罰力度很大,這種嚴刑峻法之下也的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配套的高薪養廉人家也的確跟上了。

“所以我當時在宛州經開區的時候就考慮過如何能夠讓這些來開發區投資辦企業的業主們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這種勞民傷財的繁瑣程序影響,對於那些重點項目和大項目,關系不大,畢竟領導盯著,肯定會特事特辦,但即便是這樣也還是有一些人要在裏邊多吃兩頓飯多喝兩頓酒多拿兩張購物卡的現象,而如果換了一般的小企業小項目,常規性的走流程,那問題就比較多了,屢禁不止,屢殺不絕,……”

沙正陽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一抹苦笑。

回想起當年在宛州開發區,他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少得罪人。

處理過幾個幹部,雖然名義上是紀委去處理,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是他在推動,免不了就有人要在後面以任人唯親培植私人勢力為由告黑狀。

不過好在那個時候錢正也好,林春鳴也好,都能紮得起。

現在在漢都高新區,情況會更復雜,後期涉及到的工作量也要大得多,而按照原來的這種跟進式的模式也顯然不可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