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態度決定命運(第2/2頁)

帶著沙正陽一行人進入九曲江沿江在竹筏上沿江而下的是來峰縣副縣長徐耀農,他本來就是紫竹溝鎮的本地人,說起紫竹溝的由來更是繪聲繪色,聽得一幹人耳朵都立了起來。

“也就是說中谷和後谷從來沒有人穿越過?裏邊還隱藏著各種致命的埋伏?”

沙正陽對於這一類奇聞怪談其實並不是十分感興趣,但是他也早就聽說過來峰紫竹溝的大名,前世中網上還曾經把這裏列為中國陸地百慕大三角區之稱,以天坑溶洞、地下河、奇樹古木、霧海、沼澤湖泊聞名,不過那個時候前谷都已經開發出來了,中谷也列入了開發計劃,後谷仍然處於封閉狀態。

“這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據我所知我們鎮裏也還是有幾個老獵戶曾經進入過中谷和後谷,其中一個就是我的遠房伯父,他從七十年代到前幾年都曾經進入中谷和後谷,不過拿他自己的話來說,中谷他穿越過,但後谷他也只進去了一兩公裏就再沒有深入了,沒必要拿自己的性命去開玩笑,的確太難走了而且類似於黑熊、花豹這類動物都能見到,至於野豬、狐狸這一類的就更常見,而且裏邊氣候多變,一旦遇到大霧,那就真的有可能幾天幾夜都找不到方向,而且可能內裏有磁鐵礦的緣故,指南針也不好使。”

徐耀農笑著介紹:“我去過前谷,十來公裏路,的確陡峭難行,只能沿著山澗邊上往裏走,不過去現在從鎮上到溝口已經修通了一條便道,去年來紫竹溝來探險的人都超過了三百人,特別是夏季,幾乎每個星期都有一撥人來,……”

“那今天我們也要進谷?”沙正陽笑著看了一眼郭業山,“既來之則安之,總要實地勘探一下,未來在招商引資上心裏才有數啊。”

“沙主任,郭專員,今天要進山恐怕來不及了,山裏基本上五點鐘就開始擦黑了,所以一般要進去探險的都是上午就要進山,而且要露營也只能在固定的幾處,不能到其他地方。”徐耀農目光瞄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書記縣長。

“鎮上近幾年也有意在一些地方土特產和工藝品加工上做文章,溝口部分農戶發展了藥材種植和竹編藤編產業,另外鎮上一些土特產加工也出現了幾家大戶,總體來說,受益於紫竹溝的出名,近年來鎮上還是有不少老百姓從中實現了增收致富,當然從比例上來說,還比較小,另外也不穩定。”

“那也行,我們先看看鎮上在這方面的一些構想和下一步打算,也可以看看已經有一些基礎的相關產業,這樣也有助於我們下一步在考慮扶貧脫貧整體戰略上如何來布局規劃。”沙正陽點點頭。

紫竹溝景區也是他臨時想起來的。

之前他已經考慮到了礦泉水和果汁項目。

這本來就是東方紅集團的既定項目,但是來峰縣委縣政府的態度很積極主動,而且縣高官高亞濤和縣長敬文洲都表現出了完全不同於寶嶺那邊的姿態。

特別是對既有相關產業的整合更是態度開放,支持外部資本或者本地私人企業來對縣裏的國有企業來進行並購、收購整合,甚至表明縣政府在國有資產態度上持靈活梯度,既可以搞混合股份制,也歡迎外資和私人資本來獨資,這很難得。

他們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吸納本地勞動力就業,同時如果能夠帶動本地特有產業的發展,縣裏願意在更多的政策上予以優惠和支。

沙正陽覺得對方很有誠意,特別是把重心放在了帶動本地百姓的增收上,這更是讓他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