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這就是天才(第2/3頁)

“好,好,小劉,這次真要謝謝你!”

劉易陽答應最少放在店裏三個月的時間,讓林亮高興的直咧嘴,三個月可能吸引不少的人了。

古玉不同於古瓷,古玉過百萬價值的並不多,幾百萬的更少,至於價值千萬的古玉更是少之又少,不像一些官窯瓷器,動不動就拍出幾千萬上億的天價來。這件羊脂玉做的懷王龍佩,絕對是古玩城內最好的一件。

得到劉易陽的承諾,高興的林亮索性拉著劉易陽來到大桌子前,讓劉易陽看看今天所收的寶貝。

他這麽做,也有考驗劉易陽的意思在,張,葉兩位鑒定師都沒有反對,反而笑呵呵的看著劉易陽。

兩人也想看看,他上次看出贗品筒瓶到底是運氣,還是有著真才實學。

“小劉,你看看這件嘉靖官窯如何?”

林亮首先指了指裏面一個青花碗,這個碗挺大的,比普通的碗要大一些,碗上繪有人物圖案,是嬰戲圖。

劉易陽古玩接觸的已經不少,很清楚嘉靖時期的嬰戲圖青花碗的分量,那可是高價值的好寶貝,好的精品價值絕對不次於他那件懷王龍佩。

小心的拿在手上,劉易陽仔細的看了看。

沒一會,碗上冒出一波波的紅色靈氣,快速鉆入劉易陽的腦門之中,這些靈氣有三分多鐘後才消失。

靈氣消失後,碗上出現一層透明光圈,看著這層透明光圈劉易陽眉頭不自然的凝結在了一起,這光圈的厚度只有幾毫米,比劉易陽曾經保養過的一些明崇禎的物品還要薄那麽一點。

單從光圈來說,這絕對不是明代的東西。

但這也不是假的,幾毫米的光圈,三分多鐘的靈氣吸收已經證明了這一切,這應該是件後防的東西。

仔細計算了下光圈的厚度,大概三毫米多的樣子,這個厚度和一些康熙時期的東西相似,按照劉易陽自己總結的經驗,古玩歷史每多一百年,光圈厚度會增加一毫米這個推斷來算的話,這應該就是康熙年間的物品。

確切說,是康熙早期仿嘉靖的嬰戲圖青花碗。

劉易陽拿著碗,又仔細的看了起來,過了會才慢慢的點了下頭,對這件瓷器他已經有了真正的認識。

“林叔,這嘉靖年款的嬰戲圖碗並不是嘉靖本朝,這是康熙時期的後防,雖是後防,但也是民窯中的精品之作!”

劉易陽的話讓林叔眼睛猛的一亮,一旁的張,葉兩位老師也轉過頭來,很是吃驚的看著劉易陽。

林叔指了下那個小碗,輕聲問:“你為什麽說這不是嘉靖本朝的東西,怎麽又能肯定這是康熙時期所仿,還是民窯的呢?”

“不是嘉靖本朝的東西很簡單就可以判斷,明後期官窯使用的都是進口回青料,青花發色自然暈散,後世的青料用的大都是國產料,就做不到這一點,這上面的暈散明顯就是點出來,從這點便可以判斷它不是嘉靖官窯!”

劉易陽指著青花的紋飾,慢慢的說著,林亮和兩位鑒定師都默默的點了下頭。

從顏料判斷青花年代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方法,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需要很高的眼力才能真正看出來。

“還有就是胎秞,這青花碗底胎有些發黃,有一些亂,但胎質卻很細膩,釉色也極好,這是典型康熙時期的民窯特點,另外還有青花人物的紋飾,林叔您看,這幾個嬰戲圖的娃娃看起來是不是很彪悍,不像那種可愛的娃娃,這種現象在明代絕對不可能出現,明代最講究儒雅,孩子被畫成這樣根本拿不出門,早就被砸了。只有清代早期,那時候天下初定,滿人奪得了江山,民間對一些人物紋飾的繪畫不在那麽細膩,才出現了這種情況,所以我判斷,這是一件清康熙早期的民窯仿制品,雖是民窯,但無論是胎質釉色,還是青花畫工都是上上之作,所以我才說這是一件民窯精品!”

劉易陽慢慢的解釋完這一切,才站在那裏不在說話,看著林亮。

“好,小劉你是怎麽知道的這些,又怎麽判斷出來的?”林亮大叫了一聲‘好’,臉上還帶著絲激動,又對劉易陽問了個問題。

“我是從書上看來的,幾本書有過類似的介紹,我綜合了一下便分辨了出來!”劉易陽回答道。

“只是看書,就能分辨出這些,還能辨出是康熙民窯精品?”

葉老師插了句話,很不相信的問了句,劉易陽輕輕點頭,他的確是回憶一些書籍說出的這些特點,但他真正分辨出這是康熙年間的東西還是因為靈氣的緣故。

不是光圈告訴了他年代,他也不一定能發現這麽多問題,在知道了結果之後去尋找問題,總更容易一些。這就好像走迷宮一般,從入口進很難,但從出口進的話,很快就可以回到入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