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10章 不像是傳說中的李巖

看完了多人花一天時間整理出來的關於喬攀以往制片的分析報告。李巖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脈絡。

喬攀原本是電視界的策劃,時間久了,眼光、能力也得到鍛煉之後,積攢了不少人脈,開始涉足電影界。因為電影的長度有限,回收資金的方式也跟電視劇不同。所以,他最初制片了幾部,都是失敗之作。

隨後,喬攀又進入了一個蟄伏期。那段時間,參與一些多個公司聯合制片的內地與香港合拍片,做策劃、做推廣、做片場制片等等。經過多部影片的打磨,開始對於電影界的制作流程,各個環節,都有所了解,也累積了不少的跟不同地域影人、投資公司打交道的經驗。有了經驗、能力和資歷之後,他開始成為總策劃、聯合制片、監制一類的工作。

在前些天,他已經獨立具備總制片人的能力,並成功完成了幾部影片的籌備。其中有與大導演合作、在票房上獲得大成功的影片,也有憑著獨到眼光和精準策劃,完成的中小投資、卻回報率頗高的影片。

接連幾年的全面勝利,讓喬攀在業內成為了頗有名氣的制片人。但有票房保證的大導演。國內也就那麽幾個,國師和全民導演這兩位龍頭老大,都是有大公司長期合作的。每年的大片也就那麽幾部,所以走名導大片的路線,是很難的,等待、洽談、到最後開始合作、完成,是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相比之下,中小成本的影片,卻是一個更好的突破口。機會更多,周期更短,只要運作好了,雖然沒有大片賺錢多,利潤投資比卻更容易完成。所以喬攀開始往中小型投資的電影發展,但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僅他一個,聰明人到處都有。在贏家通吃的市場,最重頭戲的大片,往往吸金最多;中等投資的電影,則是市場上競爭最激烈的一塊。

至於小成本的,雖然投資不大,但卻往往要靠奇跡般的黑馬效應才能賺錢,否則弄個幾萬、幾十萬的票房,還不夠拷貝錢呢。而對小成本電影來說,幾萬、幾十萬票房還不是最差的,每年還有數以百計的小成本電影無法上映,就靠音像制品、電影頻道貼補他們一點青春損失費。當然,這些絕大多數都是公費買單的獻禮片、地方政府形象工程片。或者賈樟柯式的藝術片。

喬攀因為充滿自信,幾年間接連籌劃制片了多部中小規模的電影,都是頗有新意的劇本,期望以小博大的野性之作。可惜對於市場的把握和運作,還是出現了偏差,其結果是接連失敗。雖然期間還有幾部小投資的沒有虧本,但那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最近兩年就成了現在有點尷尬的情形。正應了《菜根譚》裏的一句話——“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拙毋巧。”當你讓很多投資都獲利的時候,未必歸功於你,當你讓投資失利的時候,則會受到連累。

……

李巖雖然心裏有一定的計較,但還是要聽從更多專業人員的意見,大家一起評審,才能為天堂電影的創業之作把好關。

在看完了所有文件之後,召集大家到會議室開會。

張語蓉顯然是回應過了江雪飲,讓她在公司做好一個下屬,再見到李巖,沒有什麽好臉色。

“我相信你們在調查分析的時候。也互相有了解過。說說看,如果這個喬攀有一個項目找我們投資,按照他以往的記錄,我們值不值得花時間進一步接觸。”

李巖把文件往會議桌上一推,讓沒有了解的人,可以自行取閱。

身為天堂集團的子公司,能在創辦之處,就為人力資源部相中的,自然不會平庸。昨天李巖第一天來上班,就扔出了這樣一個要求,大家當然能猜到他對喬攀有興趣,所以抓緊時間弄來了所有的資料,互相之間也有接觸探討。本來他們以為是今天上午剛上班的時候就要交,還有點倉促,晚上都加班了。沒想到李巖一直到下午才來,這讓他們上午有了更多的時間消化、分析和商議。

現在聽到李巖的話,大家稍微的互相看了兩秒,有一個人當先開口了。

“李總,根據我們了解的到情況,現在的喬攀,並不為其他大公司所待見。覺得他成績最好幾部電影,都是有大導演或大明星的緣故,並不凸出他個人的制片能力。所以後面接連失利,不過我覺得,喬攀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拋開成績最好的幾部,也有幾部中小制作的回報率頗高。”

李巖看著他,好像記得這個人是創意主管馮翔。

馮翔說著,拿過桌上的資料。找出了其中幾部的數據,當眾念了出來。“……這幾部都是賺錢的電影,而且是靠著他的統籌、運作,才有這效果。所以我覺得,只要是2000萬以下的中小投資,我們還是可以嘗試和他進一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