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電影大史記(2)(第2/2頁)

如果沒有後邊那貨呢,結果就比較清晰,吳彥祖、任達華純屬陪跑,保準是華仔和偉仔角逐,而偉仔的幾率還要大一些。

甚至說,哪怕他的片子不是《盲井》,隨便換成另一部較優秀的電影,眾人都不會如此糾結。

你想啊,人家靠這片子摘下了柏林首位華人影帝,現在回到華語圈,卻拿不到任何榮譽,也不怕被噴死!

更何況,他在片中的表現有目共睹,完完全全地爆種,並非徒有虛名。

所以呢,這就有太多變數了,無論組委會,媒體,還是影迷,心情都一個字:愁啊!

至於第二,即是本屆金馬獎的評審團制度。

目前亮相的有八位:王童(台灣導演)、鴻鴻(編導)、李烈(演員)、陳博文(剪輯)、梁良(影評人)、盧非易(學者)、駱以軍(作家)、曾江(香港演員)。

而組委會不知抽什麽風,今年非要搞點新花樣,又在決選階段引入了三位海外評審:珍·琵琳(英國動畫導演)、莫妮卡·楚特(德國紀錄片導演),以及暉峻創三(日本東京影展選片人)。

這就奇葩了,因為每個獎項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群眾基礎,金馬獎就是面向所有華語片,金像獎就是香港電影,都很排外。

組委會如此一搞,自然惹得一票人不滿。但他們更心塞,不改革被罵,改革仍然被罵,那還是變一變的好,不能爛死在鍋裏。

其實呢,別提金馬,就連堅持本土化二十年的金像獎,到2014年的時候也撐不住了,同樣引進了海外評審。

無非,形勢不同而已。

……

褚青擺脫了記者之後,便松了一口氣,顛顛爬上樓。

他當然不會不曉得消息,只是托辭罷了。那種問題怎麽答啊,說什麽都得罪人,並且次日爆頭條:

“《青仔被問獲獎面露神秘微笑 已然成竹在胸》”

“《青仔豪言 三年兩座影帝我志在必得》”

“《青仔大談柏林與金馬差別 意指評審團要擦亮眼睛》”

噫,想想就逗逼!

實際上,他並不怎麽緊張,頒獎禮要12月份舉辦,還一個多月呢,想太多又沒個卵用。目前就打算好好歇著,養足精神在年尾拍《愛神》。

說起這部電影,王家衛也真是神奇,至今沒露面,沒開會,沒討論過角色,一切放養。以至於,他連鞏俐的聯系方式都不知道。

導演太任性,演員自然悲摧,而鑒於這位大神的履歷太過澎湃,他還特意咨詢了梁朝偉,以便心裏有個底。

偉仔可是老實人,不會撒謊,所以啥也沒說,只是一臉苦逼地看著他。

嘖,褚青瞬間就領悟了:王家衛是個可以讓你欲仙欲死的家夥!

“呼……”

此時是上午十點鐘,外面陽光明媚。他窩在沙發上,嫻熟地吐出一口煙,看著那煙圈變大,輕淡,最終消散。

他來此兩年,很多習慣不知不覺有了變化,就比如抽煙,香港的煙多是外國牌子,萬寶路,健牌,沙龍,聖羅蘭之類,大陸品牌的中華居多,連條玉溪都難找。

開始特不適應,後來也扳正了,尤其喜歡萬寶路的一款黑冰爆珠,白煙嘴,口感潤滑,還有股涼涼的薄荷味。

不過哩,阿關曾經很認真地勸過他,說男人經常抽薄荷煙,裏面有種物質對性功能不好。

擦!

丫當時就把兜裏那盒煙扔了,妥妥改抽駱駝。

“呼……”

褚青又吐出一口,隨手撚滅了煙頭,拿起電視遙控器按了兩下,很快又關掉。接著,他慢吞吞地爬回床上,抱本書看了幾分鐘,依然沒心思。

“嘖!”

他不由咂巴了下嘴,今天不知怎麽的,似乎做不進去事,總感覺不安穩。

據說古人管這叫,心血來潮。

而就在他剛想閉眼睛眯會的時候,卻聽“叮鈴鈴”一陣脆響。褚青摸過電話一瞧,還是個生號,便接道:“喂?哪位?”

“小褚!”那邊的聲音有些耳熟。

“……”

他頓了頓,迅速反應過來,道:“喲,吳局長,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沒聽出來。”

“呵呵,沒事。”

對方笑了兩聲,問道:“最近如何?”

“呃,都挺好的,謝謝您惦記。”他摸不清來路,便有一搭沒一搭地打哈哈。

兩人閑聊了數句,吳克才談到正事,道:“今天是有件事麻煩你。”

“您別客氣,您說。”

“是這樣,局裏近來有了些新想法,想找你們交流交流,你幫忙聯系一下。”

褚青微怔,小心問道:“那個,您透露透露,都找誰啊?”

“嗯?”

吳克好像很意外他的遲鈍,笑道:“找你覺得應該找的,一個都不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