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陸探微和西周夜光杯

……

等劉東小心打開這幅長4.6米,寬45厘米的手卷時,呈現在眼前的是氣質神情各不相同,但都具備形象清瘦、削肩細腰、寬衣博帶的外型特征的八個坐姿文士,而且畫面行筆流利,線條綿密緊勁,人物形象生動,一看就知道是大家手筆。

圍繞著這幅畫的是密密麻麻的鈐印和提拔,劉東雖然沒細數,但相信不會下於三百!

更難得的是這幅畫的品相非常完整,雖然畫面古舊,但是並沒有明顯的破損和汙跡,可見歷代主人都對它非常珍視!

等劉東把目光轉到左側的時候,《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九個隸書古字赫然在列!

榮啟期是春秋時代人,其思想與以嵇康為首的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鹹等“竹林七賢”有相同之處,所以也被一起加以推崇。

根據考古界對江蘇南京及丹陽地區發現的墓葬鑲拼磚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的考證,這幅磚畫的粉本很可能就來自陸探微!

陸探微,南朝劉宋時期畫家,在中國畫史上,他是正式以書法入畫的創始人。他把東漢張芝的草書體運用到繪畫上,可惜今已難再見到他的畫跡。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載有他的畫達七十余件,題材十分廣泛,從聖賢圖繪、佛像人物至飛禽走獸,無一不精。與東晉顧愷之並稱“顧陸”;連謝赫的《古畫品錄》中也對他推崇備至。

他是江南蘇州一帶最早的傑出畫家之一,與顧愷之、曹不興和張僧繇合稱為“六朝四大家”,任何一幅他的真跡,其價值都不下於劉東手中的張僧繇《五行二十八宿真形圖》!

當然,無論是舍利元光的鑒定,還是這幅《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上的歷代提拔,無不表明這幅畫就是陸探微的傳世真跡!

就算有舍利元光的幫忙,劉東也深感自己何其幸運才能夠得到這幅國寶中的國寶!

不論以後劉東的書畫收藏再怎麽豐富,恐怕也很少有價值超越陸探微《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和張僧繇《五行二十八宿真形圖》,以及東晉王羲之《寒切帖》書法手卷的存在了!

不過這次劉東找到的第二幅古畫雖然在價值上不必陸探微《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但真要論起來也是無價之寶。

張萱,唐代畫家,開元年間任過宮廷畫職。以善繪貴族仕女、宮苑鞍馬著稱,在畫史上通常與另一稍後於他的仕女畫家周昉相並提。

唐宋畫史著錄上記載張萱的作品計有數十幅,不少還一再被許多畫家摹寫,但出於張萱本人手筆的原作,今已無一遺存。歷史上留下兩件重要的摹本,即傳說是宋徽宗臨摹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卷和《搗練圖》卷。

不過前者藏在遼寧博物館,後者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平常難得一見!

現在劉東手中這幅長1.8米,寬40厘米的古畫便是張宣的真跡《明皇納涼圖》!

圖畫中一身帝王裝束的人物自然是一代名人唐明皇李隆基!

把兩幅任意一幅都可以作為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名畫收起來後,劉東看向了最後一個盒子!

盒子不大,長不超過20厘米,寬高都在15厘米左右,盒子上掛著銀鎖,不過這擋不住劉東。

等他打開盒子後,裏面是厚厚的黃色綢布墊層。

但除去黃綢布後,是一個晶瑩剔透的白色玉杯。

玉杯的材質是上好的羊脂白玉,紋飾上部刻有蕉葉饕餮紋,口、腰、尾部刻有夔紋,不過玉杯並不是三足,而是立在一個姿態優美的飛鳳上。

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是殷商與西周時常見的飲酒器皿鳳尊。

只不過跟青銅鳳尊不同的是,它並不是古樸的青銅料,而是羊脂白玉。

另外在這件白玉鳳尊的內部還銘刻著微雕篆字,字不多,100來個,不過上面卻記敘了一個還算著名的歷史故事,最起碼在玉雕一行內是人盡皆知。

據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中的《鳳麟洲》記載:“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刀長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

這幾乎是中國歷史上最早關於夜光杯的介紹。

而這件白玉鳳尊的銘文上也記敘了這個故事,不過後面還有一部分內容是說:周穆王得到夜光杯後喜愛非常,下令自己死後用此夜光杯陪葬!

只是這件白玉夜光杯最後怎麽走出這位西周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也是最具傳奇性的帝王墳墓,出現在這個四合院的墻壁夾層中,劉東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也脫不出“盜墓”二字!

“要是能找到昆吾刀就好了!”劉東心中暗道。

這段時間跟著便宜師傅學雕刻,劉東已經明白,想要在玉雕上達到宗師一級,單靠“砣”來琢磨希望太渺茫了,因為任何規格的“砣”都無法比得上用刀雕刻來的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