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太古一夜(第2/2頁)

【每一個現在活著的人,身後都站著三十個鬼。因為自從有人類以來,死去的恰好是在世人的三十倍,大約已經有一千億人出沒在地球這顆行星上面了。

這個數字之所以值得玩味,只是因為處於奇怪的偶合,在我們這個宇宙,也就是銀河系裏面,也恰好大約有一千億顆恒星。

所以在這個宇宙裏,每一個生存過的人,都對應有一顆星星在天空閃爍!】

林翰挺喜歡這個說法的,很多文學作品裏面都把死去的親人、朋友比喻成天空閃爍的星星,現在小說裏面的說法別有一番風味。

序言結束之後,林翰就開始撰寫正文,這部《2001:太空漫遊》一共分成了六個部分,分別是太古一夜、TMA-1、行星間、深淵、土星的月亮、通過星門。

時間跨度在初期非常大,而且作者克拉克的文筆也非常優雅、冷峻、精煉,就像是純黑色那樣毫無贅余!

雖然都是“漫遊”,但《2001:太空漫遊》跟林翰此前寫過的《銀河系漫遊指南》那種搞怪飛行並不相同,也不是跟《流浪地球》那樣舉全地球之力在末日來臨時候的逃亡漂流,這裏的漫遊是有著真正的漫遊。

這本小說的故事後半段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飛船的方寸之地裏面,甚至只是主角鮑曼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思維起伏,但格局確實宇宙級別的!

幾條線沿時空依次鋪展,開始讓人迷惑不解,每一層次的逆轉都那麽意外和充滿懸念,但是卻牢牢吸引閱讀繼續。

它被譽為是硬科幻的經典,可是這些純機械化的描述卻因為語言的簡潔硬朗跟情節的合理嵌入,讓它並不難懂,比起真正的科學著作來說淺顯易懂得多!

面對浩渺宇宙,一個人的孤獨根本不值得一提,整本書的氣魄雄渾,腦洞炸裂,敘事的邏輯相當清晰,文筆敘事自由跳脫,情節卻驚心動魄,設定相當意外又不失穩當。

裏面哲學意味跟硬科幻技術細節暫且不提,裏面那些文字的畫面感足以讓林翰驚嘆了,他現在無論如何也寫不出來這種水平的小說來!

細節就是這本書致勝的關鍵,可就算把這本書裏面技術性的東西刪掉,它依然是一部很好的小說,有內涵有文筆有情節有人物,怪不得那麽適合改編成電影。

再如何誇獎這本書都不為過,它承擔得起任何贊揚!

林翰一邊在腦子裏面感慨著,雙手一邊快速在鍵盤上面打字,這本書也就初現雛形。

【旱情已經持續了一千萬年,恐怖的恐龍統治時代早已結束。在後世被稱為非洲的大陸上,沿著赤道,生存的鬥爭達到了新的兇殘高潮,還看不出來勝利屬於誰。在這一片荒蕪,龜裂的土地上,只有那纖小的、敏捷的或者兇猛的生物才有繁衍、甚至生存的希望。

草原上的人猿,既不纖小,也不敏捷,也不兇猛,因而繁衍不盛。實際上,他們在種族消亡的道路上已經走得相當遠了!】

接下來林翰就開始描繪起這群原始人類面臨糧食、水源等生存危機,那個名叫望月的人猿就成了這太古一夜的主角人物。

他們在艱難的生存著,不僅要跟環境做鬥爭,還得警惕像獵豹這樣的捕食者,我們人類的老祖宗們相當不容易。

不過這時候,一道超乎尋常的亮光劃破夜空,一件新奇的東西降落在地上!

【這新奇的東西是一個長方形的版塊,有望月身高的三倍那麽長,卻只有他兩手合抱那麽粗。它是用完全透明的物質制造的,要不是初生的太陽照在它邊緣上有反射的閃光,其實是不容易看到的。】

這塊透明發光的石板從天而降,以奇幻的聲光效果教導了這群人猿如何使用工具和獵食,並且成功度過了種種危機!

林翰寫到這裏,他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大概就是網絡小說裏面主角擁有的金手指吧!”

神秘的石板就是整篇小說的伏筆之一,會引領讀者們探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