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征服主編(第2/2頁)

譚麟一眼就看出來了,林翰這篇小說的核心大概就是在語言上面了,不然也不會給女主角安排這樣一個身份。

“有趣,相當有趣,從來還沒看過這種企圖破解外星人語言的小說,林翰還真是,總能發揮出這樣的水平來。”

林翰用幾萬字勾勒了一個自由隨意、淡然從容的小世界,在喬羽跟外星人的接觸以及預見女兒的一生同時進行,看起來分界線相當明顯,其實卻是彼此互相關聯。

跟外星人接觸是現在進行時的感覺,而女兒的一生則是通過學習外星語言獲得的預見,許許多多的“你會”、“將要”構成了將來時!

既然是短篇小說,語言描寫就不可能太過於詳細,篇幅有限。

當然,林翰也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跟電影版《降臨》相結合,在剛剛描寫喬羽跟朱濤上校見面交談的片段裏面,就構建除了緊張的氛圍來,從頭到尾有一種緊迫跟壓力!

最讓譚麟驚喜的是,小說裏面的男主角,那就是那個物理學家竟然提出了光線折射的行進原理模式,用費馬定理的最小時間定理來解讀外星人的語言和思維模式。

男主角不是女主角的附屬品,他也有著自己的貢獻!

長期學習一種語言,就會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喬羽就是在研究七肢桶語言的過程中,因為思維模式的改變,而獲得了預知未來的能力。

對於科幻小說來講,林翰用費馬定理來解釋了一下人類跟七肢桶外星人究竟有什麽不同,這也是小說裏面眾多亮點中不可忽視的一個!

所謂的費馬最少時間定律,也就是說一束光實際所取的路線,永遠是用時最短的一條路線。

對人類來講,一束光如果要從空氣中的某一點到達水中的某一點,他會在水中發生折射,原因是因為光在空氣和水兩個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在小說裏面,物理學家對光的折射是這麽解釋的:假設一束光的目的就是選取一條耗時最短的路線,那麽這束光要如何才能選擇出這條最快的路?那麽這束光必須在它出發前便知曉了所有的路線所花費時間,然後選擇出耗時最短的一條!

光之所以改變路徑,是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它到達目的地消耗的時間!

七肢桶的書面語言跟人類不同,他們將一句話的內容放在一個字裏面表達,這個半圓字筆畫的添加與減少,其中筆畫的粗細,筆畫的弧度,無數的變化都表示著不同的意思。

當七肢桶寫字之前,它們早已知道了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

譚麟看到這些超硬的內核之後,對林翰的佩服就更上了一層樓,不是每個人都能寫出這麽震撼的作品來!

特別是關於自由意志跟預知未來的討論更是讓譚麟頻頻點頭,為什麽女主角知道了未來,卻決定依舊這麽走下去,不做任何改變呢?

這就像是舞台或者電影裏面的演員,他們早就在戲劇剛開始前就將自己跟對方的台詞背得滾瓜爛熟,他們早已知曉結局,卻還是要按照劇本所寫的那樣,一步一步走向早已決定好的未來!

結尾很美,但最後一句話讓譚麟險些噴了出來!

【那四個月光皎潔的夜晚,你的父親和我剛從舞會上回來。這時的我早已知道許多年之後你的父親會離開我,這時的我也早已知道二十五歲的你也將要離開我,然後這個時候你的父親問我:“你想要個孩子嗎?”

我微笑著回到,“是的。”

於是我把他的雙臂從我身上拉開,我們手拉著手,走進房間,做你。】

最後那四個字簡直蘊含了無數的內容,譚麟一時間便猶豫不決起來,這包含了女主角的人生態度,但這麽赤裸裸說出做愛來,自己在雜志上究竟刪不刪掉它?

“你偏偏在最後給我出了一個大難題!”

譚麟敲了敲腦袋,他其實很喜歡這最後一句話,根本舍不得刪掉,於是便撥通了林翰的手機,想聽聽作者的看法,怎麽處理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