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返老還童(第2/2頁)

菲茨傑拉德最有名氣的作品要屬《了不起的蓋茨比》,他跟文學大亨海明威還是好朋友,是美國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在文學作品的影視改編歷史上,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些最成功的電影改編作品並不一定出自某本文學名著。

而一部不怎麽起眼的小說被搬上銀幕之後,也許會成為遠遠超出原著的經典影片,這部《返老還童》就是極好的例子!

菲茨傑拉德的這篇小說可以說比較糟糕,故事發生在南北戰爭前巴爾的摩的一個名門望族家裏,講述了本傑明·巴頓自1860年出生至1930年左右作為一個嬰兒離開人世的故事,是單條線索行進的。

作者采用了第三人稱全知視角,對於短篇小說而言,這種全知視角不僅有利於推動劇情的發展,還更便於展示本傑明及其他人的內心世界。

《返老還童》的小說是充滿荒誕跟黑色幽默的,展示了由於年齡錯位帶來的種種麻煩和荒謬以及世態炎涼!

比如在小說的故事裏面,本傑明18歲的時候考上耶魯大學,但人家覺得他是來招搖撞騙的,就把他給趕走了。後來他60歲的時候考上了哈佛大學,在橄欖球場上狠狠地報復了耶魯大學。

同樣的愛情線這邊,小說裏他的妻子是看上他的成熟穩重,他是看上他妻子的年輕美貌,最後兩個人都離對方的初衷越來越遠了,於是互相厭惡。

可是在電影裏面,除了采用返老還童這個靈感在,其余故事幾乎都不一樣!電影充滿溫情、文藝的,展現出來的是親情、愛情以及生與死。

影片《返老還童》就采用了黛西與本傑明這兩條線索來構建影片,以倒敘方式,由黛西與其女兒讀出本傑明遺下的日記而開始其傳奇故事。

一條線索基於現實時間,講述2003年颶風來臨之際,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黛西要求守護在旁的女兒卡羅琳讀日記給她聽。

另一條線索則基於過去,講述本傑明自1918年出生後開始的奇異而又坎坷的人生經歷。

雙條線索意味著兩個限制性敘述敘事聲音,它們雖各自展開,又時有交叉,在重病在床的黛西聽女兒讀日記與本傑明的奇異人生之間來回切換,將過去的故事與現實的人物自然地銜接起來!

原著當中本傑明一直都生活在家裏,但在電影之中為了展現矛盾沖突,就讓主人公本傑明·巴頓從出生開始就被父親遺棄,並且被黑人婦女奎尼領養。

不得不說,電影的編劇大衛·芬奇是一個奇才,他將小說裏滿滿的嘲諷變成了濃濃的愛與生命。

930年感恩節,差不多11歲的本傑明第一次見到黛西就對她一見鐘情,但他們直到1945年之後才結合,用他們的話說,是在人生的中點遇上,正是兩人最相配的時候。

這份感情不因年齡和容貌的改變而改變。

為了不成為黛西的累贅、不給女兒的成長帶來困擾,本傑明把父親給他的房產、工廠變賣後留給黛西而離去;在本傑明外表越來越小、患了老年癡呆症後,黛西不僅對他不離不棄,甚至搬去照顧他,最終變回嬰兒的本傑明在黛西懷中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這裏不僅是男女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更多的是讓人動容的親情。

整部電影都飽含著對生命跟死亡的思考,不管生命形態如何,人最終都要面對死亡。

我們所有人都會經歷父母的辭世,兒女的成長以及自己的老去,這是自然界不可違背的規律。

這部電影在娓娓道來的敘事中有疾有緩,用溫馨舒緩的敘事節奏,是的影片的主題超越了表現本傑明的奇幻人生和愛情故事,進而探索愛的真諦與生命的意義,透露出一股暖暖的溫情。

林翰覺得陳佳璇一定會喜歡上這個故事的,所以他準備將這個故事寫出來,參照物並不是原著小說,而是準備按照電影的劇情來寫,畢竟電影的劇情更加吸引人一些,同時表達的主題也不是那麽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