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殺出重圍(第2/2頁)

跟它一起提名的另外十四本小說都是正兒八經的主流文學作品,其中法國伽利瑪集團有多部作品入圍,讓·哈茨費爾德、艾迪·卡杜爾、布瓦連·桑薩還有得獎呼聲最高的娜塔莉·阿祖萊等六人都來自這一家集團。

《不可能的戀人》、《2084》、《語言的第七種功能》、《突然,獨自一個人》、《掌握我的夜晚》、《指北針》、《在小國家》等作品領銜著得獎賠率榜,《海伯利安》因為作者國籍以及作品類型的限制,只是屈居在第八位,算是比較中間的位置!

讀者們雖然喜歡它,但是自身的劣勢太嚴重了,115年歷史上拿走龔古爾文學獎的外國作家人數兩只手都能數得過來,除非是具備相當大的優勢,否則評委們還是喜歡考慮本國的作家。

……

《海伯利安》拿到龔古爾獎的提名之後,網上、現實裏面有非常多的人為它、為林翰感到高興,但也有人表現得酸溜溜的。

就像是唐子堯,他曾經以作品《善心女人》一文震驚文壇,在獲得了諸多贊譽之後便沉迷到互相吹捧裏面,很久沒有寫作出好的作品來。

在他看來,年少得意的林翰就是純粹的運氣好,會炒作,會宣傳自己而已,其實文章寫得並不怎麽樣!

唐子堯總是覺得自己寫作的內容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而林翰這類型暢銷書作家就是純粹為了賺錢弄出來的下裏巴人作品。

他頗有一種視金錢如糞土的感覺,當然是視別人的金錢,不是自己的!

以前主流文學圈子還能說林翰純粹是商業化寫作,思想內涵不值一提,但現在連國外的主流獎項都給了提名,這豈不是證明他們的想法是錯誤的?

“還不是因為他找了一個好的出版社,要是企鵝出版集團不幫他翻譯的話,他能拿到這個獎的提名嗎?”唐子堯憤憤不平的說著,眼看著這個年輕人在作品銷量上甩開自己無數個身位,他嫉妒極了,看不得連作品的專業認可度也超過自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唐子堯的好友寧軒贊同著說道:“就是嘛,只不過是拿到提名而已,現在就吹得這麽厲害。搞得像是拿獎了一樣,別人拿茅盾文學獎的新聞都沒有這麽轟動!”

“就是吧,他真是擅長營銷自己,還說什麽不喜歡應對媒體,結果媒體上報道他的消息最多了。這背後肯定有一個團隊在幫忙,我就不信他是單打獨鬥的!”寧軒暗自揣測起來,這同樣是很多路人的想法。

唐子堯不屑地說道:“要是我們的作品被翻譯成法語了,根本就沒有林翰什麽事兒!”

很多作家都是這樣的想法,不是自己的書質量不好,只是不符合龔古爾獎的評選標準而已。

現在社會人們總是會從比較負面的地方開始揣測別人,他們根本就沒有思考過自己的書為什麽沒有法語版!

真要是足夠精彩的話,法國的出版社又不是傻瓜,難道他們不想賺錢嗎?

事實很簡單,那就是唐子堯等人的作品不夠優秀,翻譯家們總是會翻譯自己喜歡的或者是能獲取收益的作品!

這些人的作品兩頭都不搭邊,怎麽可能被海外的出版社給看上?

打鐵還得自身硬才行,《海伯利安》的優秀也不是因為它被翻譯成了法語,它是漢語、英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希臘語、意大利語的時候同樣被誇贊。

守舊,拒絕改變,仇視新人,這是從中世紀開始流傳下來的惡習,哪怕新時代已經到來了這麽久,還是有人不願意做出妥協。

資歷一詞並不是浪得虛名的!

所以當龔古爾文學獎提名名單公布之後,社會各界都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文學獎應該怎麽辦?

如何保證公開和透明,評選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秀作品?

文學獎的演變與世界各國語言、文學乃至社會變遷有著怎樣的深層關聯?

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