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半部神作驚天下!(第2/3頁)

更何況,他們的女兒瑞秋也在夢裏勸說索爾說自己願意被獻祭,這就更加淚點滿滿!

這並不僅僅是一曲父愛的贊歌,對於學者而言,困擾他心靈的難題在於,道德的底線到底在哪裏?

為了表現自己的順從,亞伯拉罕把兒子獻給了上帝。在索爾這個倫理學家看來,將無辜的兒童作為犧牲獻祭的決定,一開始就是邪惡的!

但這種奉獻卻換來上帝的恩賜,並最終救回孩子的生命。當這種悖論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他所忍受並與之抗爭的痛苦,已不僅僅女兒的離開了,他必須作出自己的抉擇。

這是一個普通人的故事,不是神父不是上校不是詩人,平凡得讓人代入感十足,極其容易產生共鳴!

瑞秋一天天變小,一天天忘記了自己曾經與家人、戀人共同擁有的珍貴回憶,忘記了“晚安,金絲燕;晚安,小雨燕”這樣的甜蜜暗語。

“她總是覺得人類經歷的精髓不只是在於那些巔峰時刻,譬如婚禮的日子或者成功的到來,它們在記憶中耀眼突出,像是老日歷中用紅筆圈出的日子;相反,而在於不經意間走過的平凡瑣事——周末下午,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專注於自己追求的東西,他們在各自的工作中偶然相遇、聯絡,簡短的對話也不會在記憶中長時間存留,但是這樣的時間累加起來的增效作用卻是極為重要和永恒的。”

“聽著!再不會有任何獻祭,不論孩子、還是父母,也不會有人為我們人類以外的其余人犧牲,以恭順求救贖的時代早已過去!”

“我說完了!要不然放過我們,要不然就以父親的身份加入我們,不要再白白接受別人的犧牲了。這就是亞伯拉罕的選擇!”

林翰敲下這樣一段話之後,自己心情也不由得變得沉重起來,老學者跟他女兒的故事在這裏就算是講完了,可這一章還沒有結束。

每個故事的開端就是去海伯利安朝聖的一行人聊天,故事的結尾同樣是他們那群人在聊天!

上一章故事的主角詩人馬丁·塞利納斯閉上眼睛,念道:“想到此,一切仇恨被驅逐散盡,

靈魂恢復了根本的天真,

終於得知那是自娛自樂,

自慰自安,自驚自嚇,

它自己的美好的願望就是天意,

盡管每一張面孔都會惱怒,

每一處風源都會咆哮,或者每一組風箱都會脹破,

但她依然會歡喜。”

這首原本是威廉·巴特勒·葉芝的小詩《為我女兒的祈禱》,現在被林翰借用在這個地方,利用詩人之口說出他的想法來!

之前他也借用過葉芝的那首《當你老了》,現在詩歌融合在小說裏面之後更顯得文學性十足。

……

幾個小時的時間悄然而過,林翰偷得浮生半日閑之後,就在陳佳璇起床前將這一章內容給寫好了!

手速得到了充分的釋放,他的十根手指頭幾乎在鍵盤上面按出了殘影,時速驚世駭俗的來到了一小時五千字的地步。

林翰最後檢查一下語句,隨即用酒店的WiFi連上微博,給讀者們一個突如其來的驚喜!

威尼斯跟北京的時差足足有七個小時,這邊才上午十一點,北京已經是下午六點了,正巧這又是在周末,所以空閑的人就更多了。

很多人都知道林翰已經出發前往威尼斯電影節,之前那個詩人的故事還在不斷的討論中,很多人都以為林翰暫時不會再更新。

哪裏知道林翰現在出來參加活動居然都還能發新章節,這《學者的故事:忘川之水何其苦》既讓讀者感到驚喜,同時也讓他們充滿擔憂!

劉軍是翰林院粉絲群裏面比較鐵杆的一個,周末加班之後卻因為汽車尾號限行,不得不選擇乘坐地鐵,剛剛打開4G流量刷新微博就看到了一連串跟林翰有關的消息。

“去參加電影節,還發了兩章小說,這質量能保證嗎?”劉軍一邊說著,一邊打開了這最新的一章小說,“可千萬別因為數量而敷衍我們。”

他也顧不得地鐵走走停停以及上上下下的乘客,他坐在位置上面全神貫注的看著小說,已為人父的劉軍突然發現自己很能體會到學者的那種感受,要是自己的女兒一點點變得年輕幼小,自己估計不能比學者索爾表現得更好!

這個故事一改前文的風格,讓學者的故事變得愈發動人起來,讀者們一個個幾乎都看得熱淚盈眶,評論家們則是驚訝於林翰作品風格的多樣化。

“林老師又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煽情太厲害了,哭得我不要不要的!”

“前面的故事,我只是震撼、驚訝、反思,可學者的故事卻讓我有些感同身受,悲傷簡直逆流成河了!”

“強烈譴責林老師,另外告誡大家一句,千萬不要再公眾場合看這一章,不然會跟我一樣對著手機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