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文學大師!(第2/3頁)

莫言的話就像是錦上添花那般,除了讓媒體們多加報道之外,對林翰的心情倒沒多大影響!

“你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那些評論家都說你的科幻小說已經脫離了低級趣味,開始朝著更高層次發展。也不知道嫦娥影業那邊找我們過去幹嘛,難不成是《火星救援》出了問題?”

“不會的,審核什麽的都已經過了,現在還不是宣傳最要緊的時候,過去看看再說吧。”

其實他選擇將《海伯利安》寫出來的原因很簡單,他在科幻文學上面已經是會當淩絕頂級別的了,各個種類的科幻小說都有涉獵,是時候留下一個重量級的作品當做紀念。

自從他穿越過來起,林翰就一直沒有放棄過在電影業東山再起的願望,現在同樣在不停地奮鬥,大多數時間都在認真學習、吸收著別人的知識以及腦中原主的記憶!

雖然他的小說已經在電影界賣出了好價錢,《沖出太陽系》的導演剪輯版也算是小規模平反,可大家對林翰這個名字的記憶似乎一直都是科幻大師,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也拍過電影。

將《海伯利安》留給讀者當情書,林翰就可以安安心心去電影圈闖蕩,不然在那個圈子忙得飛起的時候,他不確定自己是不是還能有時間、還能靜心下來寫這本書!

既然要暫別這個圈子,那就要把最好的東西留下,給讀者們留一個念想,同時也給別的科幻作家豎立一個高標準,保證自己的地位跟影響力。

就在林翰兩人開車前往嫦娥影業辦公大樓的時候,一個以犀利評論著稱的書評人黃天浩將自己的評價放在了《光明日報》的書評板塊上面!

《光明日報》是中央機關報之一,也是中宣部直接領導的大型官方新聞媒體,是全國發行量跟影響力位居最前列的報刊。

黃天浩在書評裏面這麽寫道:“林翰的新書《海伯利安》不光是一部足夠精彩的科幻小說,恢弘的想象和人物刻畫造就的還只是一部深刻的小說,是語言讓《海伯利安》成為了一首詩!”

“在這部小說裏面,完全能看出林翰滿懷熱情的創作,具有激情跟鋪陳的色彩,也有幾分曲折跟冒險。在行文節奏以及文字的美感上,林翰將科學的理性跟幻想的可能性、哲學的思辨,以及最重要的詩性的抒情,結合在一起進行了創造,這就是科幻小說最激動人心的地方。

第一章《牧師的故事:讓上帝痛哭的人》就像是一幅神秘悠遠的巨幅壁畫,充滿了孤獨、蒼涼、悲壯。這個故事精彩極了,層層懸念不斷展開,最後又收得滴水不漏,相當刺激!”

“太陽落下,給河流上帶來了一種感官上的寧靜,不久之後,蟲兒聒噪,夜鳥啼囀,組成了一首大合唱,打破了寧靜。有一會兒,霍利河的河面化作了一面淡綠色的鏡子,映出黃昏的天空,覓食的魚兒躍出水面,蝠鱝運轉擾起尾波,只有在這時,水面才泛起漣漪。

當真正的夜幕降臨,蜿蜒起伏的山巒圍繞著諸多山谷溪澗,其中有不計其數的草原蛛紗舞動著身姿——比起它們在森林裏的遠親,這些蛛紗色澤更淡,但面積也更大,發出冷光的暗影足有幼童般大小。

朝聖者們眼中的夜景,在林翰的筆下,儼然一曲迷人的小夜曲,蘊含著濃濃的詩意!林翰優美的文筆讓人心曠神怡,他對西方文學經典恰到好處的借用營造出了一種古典的意境,與小說的史詩感配合得相得益彰。

現在小說才連載一章,或許最精彩的部分還沒有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黃天浩對《海伯利安》的評價非常高,明明才一章正文,他居然就撰稿寫了這麽大一篇書評,而光明日報居然也很配合的刊登出來,小說的熱度正在從微薄上面轉到現實生活中去。

只用了一章,它就已經讓人神魂顛倒,在作家圈子裏面被奉為神話,就算再心高氣傲的人都的佩服林翰,他們自認為寫不出來這樣的小說!

“我算是服了,之前林翰最開始寫小說的時候,我還覺得他會撲街呢。結果人家一炮而紅,現在都已經成長到了如今的地步,要是他哪一天拿下諾貝爾文學獎,我也只是會小小驚訝一下。”當初在科幻星雲群裏面跟林翰唱反調的作家孟安志感慨極了,他們算是見證了林翰一步步的崛起。

另外一位喜歡水群的作家薛宏偉同樣開口說起來:“跟林翰比起來,我前面幾十年就像是白活了一樣。人家一個導演系畢業的藝術生都能寫出這麽震撼的科幻小說,我真沒臉見人了!”

“得了吧,老薛。你比不上林翰很正常,誰跟林翰比都得自慚形愧。”

“就是,誰能舉出一個進步這麽快的作家來?就算是魯迅在林翰這個年紀,可能還在日本學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