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盜夢空間(第2/2頁)

原名Inception,直譯過來就是奠基或者開端,《盜夢空間》這個譯名顯然更被人廣為熟知一些。

這部軟科幻當中的經典之作是粉絲心中的神作,在2011年的奧斯卡、金球獎、英國電影藝術學院獎、土星獎、法國凱撒獎、日本電影學院獎、MTV電影獎、人民選擇獎、青少年選擇將、意大利大衛獎、好萊塢電影節都有斬獲,是2010年最為風光的電影,引發了無數的討論!

電影講訴的故事其實也不復雜,主角柯布是一名經驗老到的盜夢者,能夠潛入別人的夢裏盜取信息。但他內心深處卻有一個解不開的障礙,經常阻礙他在夢中的行動,那就是關於他亡妻的記憶。

故事最初是一次針對日本能源大亨齋藤的盜夢人物,柯布的團隊被識破,並且被齋藤要挾。齋藤則是以消除柯布的罪名為條件,讓柯布執行針對其競爭對手的特殊盜夢任務,這並不是簡單的盜取想法,而是要在夢境裏面對目標人物進行想法植入!

為了能回家跟孩子們團聚,柯布答應下來,他跟自己的老搭档阿瑟重新組隊,吸收了新的夢境設計師阿莉、藥劑師約瑟夫、夢境演員伊姆斯。

他們這個團隊經過詳細的計劃後,決定在世界上最長的航班上對目標人物下手。

這任務有許多層夢境,盜夢隊員層層深入,同時抵抗著目標人物小費舍爾潛意識裏武裝軍隊的抵抗。最終柯布克服了自己有關妻子的心理障礙,堅強的度過永遠迷失在夢裏的危險,並從潛意識的邊緣救出了迷失的齋藤。

最讓觀眾糾結的就是電影最後柯布回到家裏面跟孩子們團聚,可他的陀螺旋轉起來,並沒有交代最後有沒有停下來,這到底是現實還是夢境讓人各執一詞!

可以說,《盜夢空間》引發的熱烈討論是其余電影的數十倍,這部電影的精彩程度是大多數觀眾都為之認可的,既有燒腦的情節,又有驚人的特效、動作還有演員們高超的演技。

諾蘭對夢境的理解跟其余電影並不一樣,他將夢境放在通俗的理解和虛幻之間,放在科學與哲學的交接處,用與現實無差異的夢境構造來營造一種真實感,並且虛構了一套紛繁復雜卻又格外可信的造夢科學,再加上適度的哲學隱喻,讓觀眾有一種後背發涼的感受,從電影推及現實,這真的是現實還是在夢境裏面?

作為鐵杆的諾蘭粉,林翰不光去電影院看過這部電影,等電影下映後在電腦上更是反復觀看,在論壇上跟不同的人交換想法,對《盜夢空間》的劇情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當然,《盜夢空間》其實是一部電影,並沒有發行過小說,所以林翰這一次就算是真正意義上要依照電影來寫小說了,以往他寫的科幻小說全都是有文字版的小說,最多加以修改。

就算《盜夢空間》的劇本出版成了實體書,裏面不僅有電影的劇本,還有諾蘭兄弟的對話跟創作歷程、造夢機詳細圖解,當然還有拍攝的故事板,這些都能給林翰一些參照。

毫不誇張的說,《盜夢空間》是林翰遇到真正棘手的作品,他必須要準備充足才能動筆,現在要是直接就寫的話,在一些原理上還有所欠缺,起碼圓不過去。

故事情節有了,人物大綱有了,就差理論支持,可偏偏夢境心理學還有哲學都不是林翰的強項,他已經決定回去找幾個專家慢慢研究一下,爭取完善諾蘭的那一套理論,這樣才不會跟小說劇情產生沖突。

此時林翰心中是既沉重又輕松,既然決定了寫《盜夢空間》,不管後面會遇到什麽困難都不能退縮,將一部電影轉化成幾十萬字小說的成就感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