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讀者還是意林?(第2/2頁)

哪怕是煲雞湯的雜志,能達到這個水準也說明這絕非普通的心靈雞湯。

這兩種雜志都給學生們閱讀歷史、哲學、情感乃至科技方面知識的機會,讓成長期的青少年們擁有跟眾多人文大咖作品接觸的機會,提供教科書所不能提供的只是,更為廣闊的視野跟更為廣博的涉獵,豐富著青少年們的精神世界。

在信息資訊來源有限、缺乏針對性的指導情況下,不少讀者都是通過這些內容博雜的讀物來獲取知識,從而影響到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人生價值觀。

回想起當初的歲月,林翰忍不住搖搖頭笑了起來,以前初中時候還有一個語文作業就是寫讀後感,而他就是拿著《讀者》在寫。

初看《讀者》的時候,他覺得自己被驚艷到了,這是任何作文書都沒有的效果,每篇文章都寫得那麽美,那麽富有哲理,仿佛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那時候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就是所謂的心靈雞湯,反正林翰是被震撼了,被感動了。

直到他年紀越大,思考越多的時候,才逐漸從這種煽動性強、容易產生共鳴的行文風格裏面掙脫而出。

這些雜志在人們年少、對世界一無所知的時候,為他們打下了一個基礎的框架,使得人們在日後能夠更快更好地認識、理解這個世界,盡管這個框架非常簡單,但依然有用。

林翰的思維如同野馬脫韁一般,頃刻間就跑得十萬八千裏,等他將念頭重新收攏時,才認真看了看這邊的郵件內容。

自己是科幻作家,跟《讀者》、《意林》好像沒有多大的關系,據他所知這兩本雜志都很少刊登科幻小說,就算是小說內容都很少有超過4000字的。

認真看了看這些郵件內容之後,林翰才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們居然是邀請林翰將自己的詩歌發布在雜志上面。

作為發行量巨大的雜志,這兩家雜志並不缺少稿件來源,所以在稿酬價格上反而有些低,對於原創、首次翻譯作品都只給出千字千元的價格,小故事小品文則是千字八百。

其余稿件,比如幽默笑話每則只有50元,幽默、測試、智力題、花邊、詩歌都是30元一則。原創詩歌價格高一些,50元一行。

這都是給普通作者的稿費數字,成名作家、散文家、詩人的價格大有不同。

這兩家雜志社的編輯大概都看到過林翰發在網上的詩歌,一方面他們想轉載已經發布的,同時也想要林翰那些沒發布過的詩句。

這年頭,質量上乘的詩歌並不多,大多數都是炒冷飯或者翻譯外國詩人的作品,從《見與不見》到《當你老了》,林翰這位跨界詩人寫得挺吸引人。

只是他們不知道林翰還有《你是人間四月的天》跟《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這樣的作品沒有發布給別人看。

“一首詩3000元還挺公道的,難不成出一部詩集?”

林翰自言自語的說著,兩家的條件都大同小異,不知道他們究竟是商量好了還是湊巧而已。

作為一名科幻作家,林翰周圍並沒有任何一個詩人朋友,他也不知道寫詩到底是發在哪裏比較好,於是幹脆給李文淵打了個電話過去。

“蚊子,你幫我分析琢磨一下唄,我今天收到《讀者》跟《意林》雜志的約稿郵件,他們想讓我把詩歌發在上面。你覺得我選哪一家比較好?”

李文淵吃了一驚,“你這問題就像是在問我長大之後讀清華還是北大一樣,屬於想太多系列。如果是自己寫來玩玩還行,正式發布出去就要接受別人的刁難苛責,你確信自己準備好了?”

“我當然準備好了,現在寫的小說不也是這樣被評論嗎?其實我還真有點想當詩人,以後我出詩集了給你送一本,千萬別跟我客氣。”

“那我去幫你問問,等會兒短信通知你。你小子還真是不務正業,好好的科幻小說不寫,弄什麽詩歌,別忘記自己是科幻作家啊!”

李文淵囑咐著說道,他是全國作家協會的會員,全國作協裏面有不少詩人存在,所以才能說去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