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文壇巨星(第2/3頁)

時間不等人,當韓通依然沉浸在興奮之中的時候,第二部作品也悄然揭曉。

“這部作品的票數組成非常奇特,因為在103萬人次的投票中有超過40%的海外投票,這是所有獲獎作品裏面比例最高的。證明我們作家寫的作品同樣能得到外國人的喜歡,來自林翰的《我,機器人》創造了中國科幻乃至亞洲科幻小說的歷史,第一部海外銷售榜奪冠、第一次斬獲雨果獎,貢獻了太多的第一次,其中‘機器人三大定律’更是被《科學》雜志列為本年度最大驚喜!”

無心插柳柳成蔭,林翰完全沒想到自己居然獲獎了,只是獲獎的作品不是《三體》而是這部最先讓他成名的《我,機器人》。

這個世界沒有墻的存在,不管是國內訪問國外網站,還是國外訪問國內網站都非常迅速,能讓全世界各地的讀者用翻譯軟件來支持這一次投票,林翰說不感動是假的。

只是他這會兒已經拿到獎,所以只是自己咧嘴笑了一下,沒有蹦起來,那笑容很是驚喜。

對於翰林院的粉絲而言,他們這會兒心情有些復雜,原本寄予厚望的《三體》居然沒能獲獎,而被他們拋棄的《我,機器人》卻在海外軍團的強援下逆襲了。

吳宇凡嘆了口氣,他扭頭對著好友說道:“雖然有點偏差,但獲獎總歸是好的,等會兒去論壇發帖祝賀吧。”

“幸虧有那些外國讀者幫忙,不然光靠我們還差得遠,好懸好懸!”朱雲霄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他心有余悸。

類似的想法在林翰的讀者心中大多都有,感謝那些做好事不留名的海外讀者,感謝那些不厭其煩在推特、臉書甚至SFF論壇上面宣傳的志願者。

年會現場,周銘低聲說道:“小林,你有一群好讀者啊,海外讀者基礎這麽好,要是小說翻拍成電影之後,海外票房怎麽也有一個基礎保障。”

“這可不好拍,《我,機器人》是九個短篇小說的合集,雖然整體有聯系,但要是融合在一起拍攝的話難度很大,可只拍攝其中一篇吧,故事線又非常單薄。”

林翰實話實說著,他曾經在地球上看過一部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科幻電影《我,機器人》,這部科幻片在全球範圍內席卷了近4億美元票房,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哪怕它標榜自己是《我,機器人》這部小說改編而來,而且籠罩在“機器人三大定律”的光環下面,實際上卻被科幻小說書迷們罵得狗血淋頭。

這部電影完全就是用三大定律來搭了一個架子,實際上跟小說裏面的內容沒有任何關系,完全就是借用小說的名頭,根本不是基於小說改編,而是受小說的影響。

這純粹是為了商業價值進行的宣傳,林翰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但並不適合叫《我,機器人》這個名字,換個名字更為恰當。

周銘也看過前段時間在網絡上面鬧得沸沸揚揚的小說,他贊同地說道:“這的確是一個兩難的局面,怪不得它最先出名,但改編電影的卻是另外兩部小說。”

作為編劇,他能理解這個的困難程度。

對於林翰的這一次獲獎,現場依然抱有掌聲,同時也多了許多探究的目光,海外投票比例太高了,這很難讓人相信是不是真實的。

“媽的,他怎麽運氣那麽好,忽悠到外國讀者給他投票。”

“鬼知道是不是利用外國IP地址在刷票,要是到時候取消獲獎資格就搞笑了。”

“總覺得這裏面有貓膩,先不發表評價,免得被打臉。”

“有個屁的貓膩,《我,機器人》在海外銷量甩國內銷量好幾條街好吧?你們完全不知道林翰的科幻小說在國外有多火,明天給你們科普科普。”

“心疼謙謙,居然被一部科幻小說拉下去了。”

……

不管是相信的,還是不相信的都只能承認這個事實,林翰又要拿獎了。

只不過後面的還沒有宣布完,所以林翰只有坐在椅子上,等會兒一起上台領獎。

現在心口一塊大石總算落地,林翰基本上就可以靠在椅背上安安心心當看客,如此高調的拿下最受歡迎作家跟作品雙獎,也讓媒體記者們欣喜不已,明天的話題有了。

甚至有些網絡媒體在宣布的那一刹那就開始編輯新聞然後發布,效率比紙媒跟電視新聞要迅速得多。

當然,這些媒體記者可能是早就寫好的稿子,現在臨時添加一點關鍵數據就行,他們經常幹這種事情。

“最感人肺腑的小說,當你的生命只剩下十天時,你會做什麽?121萬讀者覺得《路過人間》讓他們對生命開始深思……”

“133萬讀者將心目中的最愛選擇為《遇見最好的自己》……”

短片還在繼續介紹,現場作家們以及媒體記者甚至電腦屏幕前的觀眾都屏住了呼吸,他們想看看獲得第一名的作品到底是誰,這懸念有些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