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硬科幻大師(第2/2頁)

每每看到類似的橋段,平常不苟言笑的譚教授便忍不住微笑起來,他看到的是一個在逆境中自我鼓勵的一個人。

如果光是有趣的話,根本吸引不到科幻小說愛好者的注意力,這畢竟不是火星段子精彩集,核心內容才是最關鍵的一點,技術向的設定讓人嘆服。

“過兩天上班的時候找老林跟小吳他們一起來推導一下這本書裏面那些細節,我就不相信一點漏洞都沒有。先通知他們看一看,磨刀不誤砍柴工。”

譚麟說的那幾人都是大學裏面的同事,只是研究的範圍不一樣,各自有專攻。

這幾天時間,他就打算足不出戶,把這本書先閱讀一遍再說,好書肯定是要通讀一遍,然後再仔細進行閱讀。

……

與此同時,國內著名科幻作家王逸凡在自己的博客上面感慨道:“細節創造真實,而真實帶來讀者。林翰的《火星救援》裏面涉及到大量的物理、化學、生物、算數、管道技術以及植物學跟天體導航,這些知識都有詳細的描述,完全能經得起推敲!”

上一本《我,機器人》甚至被評論家們成為是可以媲美全球最硬科幻小說的作品,而這一部《火星救援》同樣無比硬核無比精彩,完全當得起國內外媒體給他送上的桂冠——冉冉升起的硬科幻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