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聯動效應

本期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黑馬雲集,榜單跟上周比起來變化非常大,上周十本書只有三本書還呆在本周前十,《我,機器人》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具體統計數據顯示,《我,機器人》這本小說在美國一周賣出了九十多萬冊,刷新中國作家在美銷售記錄,幾乎他走的每一步都是一個記錄!

一周九十萬冊,這個數字顯然太過於震撼,這只是單一國家的銷量,中文版賣了四個月都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中美科幻小說受眾果然有著天壤之別。

其實國內一些武俠大師、青春偶像作家也能達到首周百萬的水平,但從來沒有一名科幻小說家抵達過這樣的水準,特別還是在異國他鄉。

大多數中國作家的作品在海外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想要取得好成績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誰能指望外國人看中國的武俠小說或者奇幻小說、甚至瑪麗蘇總裁文、穿越文呢。

哪怕這個世界裏面,中國的國力有了很大提升,可歐美人對中國文化的接納程度依然不高,最多是很好奇而已,並不會認認真真去研究、喜歡它們。

……

這是一個平淡的周一下午,沒有狗仔的周一見之後就顯得索然無味,絕大多數人都在看著表等待下班,三三兩兩的在手機上邀約起來。

少部分人這是無聊刷新微博打發時間,而這個時候一個消息意外出現了。

鳳凰讀書:林翰科幻小說《我,機器人》英文版美國首周銷量破九十八萬,海外共拿下171萬冊銷量,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虛構類第三名,創造中國作家海外出版最好成績!

網友們看到這個消息之後,第一反應根本不相信,就沒聽說過海外能賣這麽高銷量的書,一些五星級暢銷作家在海外都只能拿到幾十萬冊的總銷量而已,還有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沒能被翻譯過去。

於是轟轟烈烈的質疑聲便開始了。

“小編過錯節日了?愚人節半個月前就結束,編也編一個像樣的新聞啊,炒作痕跡不要太明顯。”

“九十八萬冊周銷量,我以為我在看洋蔥社的新聞,這有點誇張了,說九萬八我反倒是相信。”

“樓上,我剛剛看了一眼紐約時報官網,好像就是這個排名。林翰的書確實排在第三名,但看不到具體的銷量,只有名次。”

“臥槽,買榜都買到美國去了?這年頭什麽榜都不能信,全都是花錢買的。”

“有這個歪門邪道的功夫,還不如思考一下怎麽寫更好。”

“呸!丟人丟到美國去了。”

“這數字太假了,一看就是糊弄人的。”

任何時候都不缺少這種唱反調的人,也許他們並不是鍵盤俠,只是從心裏面就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所以言辭更為激烈一些。

可隨後,好幾個重量級的媒體都在轉發這個消息,並且還有人專門發了截圖出來證明。

科幻世界:恭喜林翰成為首周海外銷量紀錄保持者!將紀錄從45萬冊提升到98萬冊,這是科幻小說的巨大成功,期待小說繼續輝煌!

企鵝出版集團官微:我們很榮幸的宣布《I,Robot》的銷量一切正常,恭喜林翰先生,這是巨大的一步。

新浪讀書:盤點那些登上過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華裔作家,林翰刷新最高排名!

紐約時報也在微博上面有自己的管理人員,他這邊放出來的消息基本上就是最準確的。由於時差關系,北美那邊周一清晨公布時,中國這邊正好是下班時節,所以小編就慢了一步。

等網上都沸沸揚揚討論起來時,官微的小編才快速將編輯好的長微博發了出去,“新一期暢銷書榜出爐,本期排名較上周有重大改變,七本新書強勢上榜,來自中國作家的科幻小說《我,機器人》成為最大黑馬,位列第三,創下最近一年科幻小說最佳首周銷量……”

鐵證如山,原本那些逼逼叨叨的網友們一下子就沉默不說話了,臉真疼。

而原本被壓制的粉絲們則是興高采烈的跑出來開始慶祝起來,原本很多人都沒想到這紀錄會被一本科幻小說刷新。

科幻小說在一直都是偏小眾的書,可在國外卻是偏主流的書,能暢銷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我就知道這沒錯,可惜國內還沒有美國賣得好,這好像有點不大合適。”

“牛逼啊,這周就第三了,下周幹掉前面兩個,拿個第一玩玩噻。”

“樓上千萬別毒奶啊,快要被奶死了,低調攢人品”

“我還以為林翰去倫敦書展只是鍍金走過場,結果人家華麗麗的拿出一對王炸,有比這更貴的醬油嗎?”

“這麽多年了,終於讓老美看到我們的書,雖然我不喜歡科幻,但我還是要為林翰加油。”

“這個安利我吃了,明天就去買一本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