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稿費與版稅(第2/2頁)

趙涵點點頭,算是同意了林翰的看法,他笑著說道:“你是老童推薦的人,而且這本書質量確實還不錯,所以我們也不給你什麽新手買斷價了,5%的版稅怎麽樣?至於首印多少冊,我們暫時還得回去研究研究。”

版稅並不是稅,而是作者和出版社進行結算稿酬的一種方式,一般來說作者的稿費收入就等於印刷數量乘以小說定價乘以版稅率。

對於很多出版社而言,新人就像是一個免費壓榨的資源,來了一撥又一撥,用千字幾百的價格買下整本書,然後再推廣到市場,如果市場反響好,那出版社就賺錢;如果市場反響不好,那出版社同樣不會虧錢。

目前國內出版行業的遊戲規則非常簡單,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

如果是著名的暢銷級別作家,比如童永烈這樣有名氣又賣得出去小說的人,出版社會根據他提出的各種要求都答應下來,版稅甚至可以超過12%,印刷數量也能直接提升到幾十萬冊。

如果是跟李文淵這樣相對有點知名度的作家,那麽出版社就會根據他之前出版小說的銷售數量大致估算出一個數字來,一般版稅不超過10%,印刷數量就偏向於保守。

像林翰這樣根本沒有知名度的作者,出版社一般會假裝推脫說你的書出版不好賣,盡量壓低版稅率跟印刷數量,作者基本上沒有什麽話語權。

最低等的就是自費出版的那群人,有著作家夢在支撐,出版社最喜歡的就是這樣肯自己花錢的作者。不僅要自己掏錢買書號,還得自己付印刷費,同時銷售也得自己來,大部分都賣不出去,只有送給親朋好友。

說實話,版稅5%對於一名新人而言,確實不算太苛刻,這一方面是趙涵想跟林翰結一個善緣,看中了他的潛力;另一方面也是有童永烈等人的因素,這確實是一本好書,預計銷售十多萬冊應該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