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合作

各行各有都有業績指標,教授也不例外,科大尤其如此,李明然這類的年輕學者,每年都必須有科研成果。論文,商業價值都可以算科研成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算法和軟件研發,想要出成果,必然要和實際應用聯系起來,與高科技公司打交道。

說穿了,也不是什麽大事。

又是一個來拉贊助的。

李明然管理的實驗室,長期在進行一項‘人工智能’項目研發。

趙澤君知道,用不了幾年,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諸如李明然在內的科大很多教授,都會成立自己的公司,或者在各種公司裏掛職,李明然本人好像在網易謀了個職位,賺了不少錢。

“人工智能……”趙澤君沉吟了片刻。

從長遠發展來看,人工智能前途無量,甚至這是改變人類生活模式的超級大課題,人類未來發展的幾大趨勢之一,前景怎麽說都不過分。

但問題是,這個‘長遠’實在太長了點。

直到2016年,真正的人工智能帶來的市場,份額還並不是特別大,因為這個課題本身難度太高,眾多高科技都涉及到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卻很難單獨成為一門商業領域。

投資人工智能,目前看來回報周期太長了。

“李教授,你現在這個項目,有沒有個明確的目標?還是說僅僅是進行科技理論的研究?到底是做什麽的呢?有產品嗎?”趙澤君琢磨了下,問了一連串問題。

“我們和學校的另外一個重點實驗室,聯合研究智能機器人,我這裏主要負責嵌入式軟件。”李明然說。

這就對了,和趙澤君想的沒太多區別,智能機器人這玩意的確有商業價值,主要應用於生產流水線,但回報不大,除非可以實現機器人進行全方位的生活服務,否則市場有限。

直到2016年,機器人管家、機器人安保、機器人導購等等技術都還不是太成熟。

科大的機器人,主要有兩個功能,踢足球、下圍棋。後世,科大的足球機器人是世界頂尖的,圍棋機器人可以輕松虐國手……但這有什麽商業意義呢?

所以,即便是國家重點實驗室,即便是知名年輕學者,李明然也拉不來多少投資贊助。

“李教授,你這個項目,一年需要多少錢?”趙澤君問。

李明然沉吟片刻,說:“科技研發沒有邊際,朝大了說,幾個億幾十個億都打不住。但是僅僅保證項目的持續研究,目前一年四五十萬也就夠了,國家撥一部分款項,我個人想辦法籌集一部分。”

“如果……”趙澤君頓了頓,說:“我是說如果啊,李教授,如果我個人資助實驗室,最後的研究成果算誰的?”

李明然神情一正,坐直了身體,正色說:“那要看你資助多少錢。”

“就按照你剛才說的,一年四十萬。如果出了成果,我要60%的權益。”趙澤君說。

李明然笑了起來,“這不可能。”

“為什麽?”趙澤君頓了頓,“是錢的問題嗎?”

“不是錢的問題。”

李明然見趙澤君明顯有興趣,於是耐心解釋說:“是這樣的,我的這個課題是國家課題,國家和校方都有資助。換而言之,你可以認為是國家委托我來做這件事,所以最後的成果是國家的。當然了,作為負責人,我有比較大的決策權,也是實際上的執行者,可以分出一部分權益,和投資者共享……打個比方,如果你投資,出成果了,你優先有使用權、銷售權等等,或者可以一定比例分成。但是絕對不可能把成果大頭交給你個人。包括將來商業運作,理論上也需要上級批準,當然,具體操作方案,是由我提出來。”

“哦,您這麽說我就明白了。”趙澤君一副恍然的模樣。

從一開始,他壓根就沒指望拿到這個項目,一年三四十萬,他拿的出來,無論是澤閱還是澤建,一年都能支援出這筆錢,但是現在就全力投資人工智能機器人,為時過早。

投資人工智能有利有弊,不能說完全是賠錢,畢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真等到產業火爆的那天才開始投資,就不是幾十萬資金可以玩得轉的了,現在入場,算是提前進行投資。

還有個中長期的想法,趙澤君更願意把錢投在智能手機上,而應用於機器人的嵌入式軟件,和智能手機研發雖然是兩個領域,但相互交叉程度很大,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轉換。

“這樣,李教授,我個人一年可以贊助二十萬,成為實驗室的第一贊助人行不行?”趙澤君問。

李明然微微一皺眉。

第一贊助人,並不僅僅是個稱呼,有很多實實在在的好處。一旦出了成果,第一贊助人,一定是眾多合作夥伴中,權益最大的那個。

雖然從目前來看,人工智能尚未形成產業,實驗室也找不到多少有力的資助人,可長遠來看,一年二十萬就拿下這個第一贊助人,未免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