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節:並不浪漫(第2/3頁)

“她身為一個大明星,喜歡上了這個書店老板,介入他的生活,和他去參加妹妹的生日聚會,大家有說有笑,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OK,一切看著很美好很浪漫,但是事實呢?你我都知道,她是有男朋友的,她這是在搞外遇。雖然兩人還沒到最後一步,但這是遲早的事——如果劇本中的那天她的男朋友沒來的話,這最後一步已經跨過了。”

“沈安如只是因為孤身在外遇到一個有點意思的帥哥,男朋友又不在身邊,這才和王錦書戀愛,這似乎跟浪漫扯不上什麽關系吧?這只是寂寞了而已。”

韋榮琛還在思索。

他並不是不知道這點,劇場演出和劇本他都看過多少遍了?只不過他一直認為沈安如和王錦書是真愛,不巧的是沈安如當時正好有男朋友還沒分手而已——在沒有遇到真愛之前,誰沒愛上過幾個人渣呢?

但是杜安把這一點從現實的角度來分析,卻也不是沒有道理,誰知道呢?估計也就只有這劇本的真正作者,那個叫紀無存的才知道他想要寫的到底是哪一種了吧?

“當然,王錦書也沒有多純粹,他只是一個普通男人而已——當一個你平時只能在電視電影上看到的美麗女人出現在你的生活中,好像還對你有意思,你會和她戀愛嗎?”

杜安看著韋榮琛,也不等他回答,直接自己笑了起來。

“答案當然是會的,換成我是王錦書的話,我也會的,只因為對方是沈安如,是一個漂亮的女人,是一個平時所觸摸不到的大明星,僅此而已。所以,他們兩人之間的動機一開始就都不純粹,和浪漫無關,只是兩個互相需要的人出現在對的時間,然後用‘愛情’的名義來互相包裝罷了,給雙方的面子和心理上都好過,我們不是總這麽做嗎?自己騙自己。”

“但是可笑的是,他們自己還信了,這才是最殘酷的——又或者他們內心最深處並不信吧。”

杜安也不跟韋榮琛搞一問一答的形式了,直接把接下來他臨時想到的幾點全部點了出來。

“還有幾個很明顯的地方,比如說,王錦書和沈安如分手之後過了好久終於向朋友們宣布自己放下了這段感情,從挫折中挺過來了,但是當朋友告訴他沈安如重新回到了杭洲來拍戲的時候,他立刻就又跑去片場找她了。這一段很容易地就會被理解為‘哦你看他真的很愛她,說好不愛了結果一聽到她的消息立刻按捺不住了’‘這份愛太強烈了,時間也抹滅不了’,但是事實確實如此嗎?”

杜安搖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其中的漏洞。

“如果他真的愛她,為什麽之前一直不去找她?哦,她不在杭洲,很好的理由,不過一點也不浪漫。這讓我想到了現實生活中很多異地戀的人,一直保持著異地戀卻沒有一方肯為另一方犧牲自己,還要抱怨對方不夠愛自己,電影中的這一對並不會比世俗的人好到哪裏去。”

“還有故事的最後,王錦書因為自己可憐的自尊心拒絕了沈安如。”

韋榮琛適時地自覺稍微點了一下頭。

從他的角度來看,就這樣的結尾其實也是可以的,總比最後那個狗尾續貂的結尾好,杜安卻沒給他發表言論的機會,自己不停歇地說下去。

“但是他在把朋友們召集起來自言自語了一番後突然又想通了,覺得自己愛沈安如,於是大家一起去挽回這件事,竭盡所能送他去見沈安如,挽回這段美好因緣。”

杜安說到這裏噗嗤笑了一下,看著很是不屑。

“拜托,這是愛嗎?我只是看到了一個庸俗的男人罷了:他需要沈安如,因為錯過了這個村他可能再也找不到比她各方面都更好的女人了,在這一刻他自己想得很清楚了,所以他什麽都不管了。他不管他曾經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和沈安如談戀愛的,他不管沈安如曾經那麽輕易地就遷怒於他,離開他,他不管沈安如曾經傷到過他的自尊心,因為沈安如主動釋放出了信號,他這一次只需要邁開腳步,美好生活就盡收囊中了,他沒有任何風險,他算得很明白,他很精明,很理智。”

“而沈安如也好不到哪裏去。”

“她當初只是因為男朋友不在身邊,寂寞了,這才開始了這段感情而已。分手之後她也沒有主動再找過王錦書,因為當初是她要離開,她不確定王錦書是否還會接受她,所以她沒有再來找過王錦書,即使她再一次來到了杭洲拍戲她也沒有聯系王錦書,反正以她的條件她並不愁嫁,直到王錦書主動來找她了,這讓她知道了王錦書還需要她,於是她也回來了。”

一口氣說了這麽多,杜安歇了一口氣,才最後總結發言道:“丫就是倆俗人,俗的不能再俗的人,現實的不能再現實了,結局沒錯是大圓滿,但也是個非常現實的大圓滿,所以你怎麽會認為這是一個不真實的浪漫愛情故事呢?我甚至連他們之間到底有沒有愛情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