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節:藏龍臥虎(第2/2頁)

一個字,不可能!

至於大家都想到的時間不夠分身乏術的問題,吳駿根本是理都不想理——怎麽可能分身乏術呢?這可是杜安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的人物,比你們可聰明多了,你們能想到的問題他能想不到嗎?他肯定是已經“用具體到秒的先進統籌方法安排好了幾部電影的制作工作”,肯定是能做到“雨露均沾”,至於具體的方法那就只有杜安自己知道了,我等凡人就不必淡吃蘿蔔鹹操心了。

還有就是杜安為什麽要這樣做的原因,吳駿則認為是“杜安的電影理念已經遠遠超過了現今的電影從業者們”,他是“站在戰略高度上來看整個電影圈的,而不僅僅是從一部兩部電影的本身去看”,也是在戰略高度上,杜安“發現中國電影的前進方向出現了問題”,他現在正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潛移默化地來改變中國電影行業的格局”,“行船掌舵”,“保證中國電影的巨輪能夠向著正確的方向駛去”,“這或許將是杜安的一小步,卻是中國電影的一大步”,光從格局上杜安就已經遠遠地高出所有人一大頭了。

反正《南揚城市日報》的這個記者就是一通瞎逼吹,玄幻吹,愣是把一篇新聞報道寫的比玄幻小說還要玄,誰要信誰就是傻瓜。不過雖然沒人會信,但這報紙倒是賣得挺好,沒一會兒就脫銷了:一方面,是差異化競爭,大家沒人敢站的方面它站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誇張的標題在一水兒冷色調的標題中顯得很亮、很突出。

除了這種小報外,《南揚晚報》這家第一天獨家曝光此事的報紙在第二天的輿論大流中卻是稍稍站了一下杜安邊,到底是南揚自家人嘛,不過卻也沒有太站杜安邊,畢竟杜安這邊實在站不牢,他們是大報,又不能像小報那樣瞎雞巴吹,所以也只能稍微站一下意思一下,之後從公正客觀的角度來該怎麽寫怎麽寫。

而就在外界紛紛擾擾的時候,作為當事人的杜安卻是沒有太關注媒體的反應。

他拋下了手頭的後期工作,連夜從南揚趕到了尚海,現在正在馮康在百樂門的辦公室裏坐著,擡頭看著面前剛開門走進來的馮康,問了一句:“找出來是誰了嗎?”

或許有人會以為這是杜安的又一次炒作,也有媒體隱晦地這樣提到了,但是天可見憐,這還真不是杜安故意泄露的炒作。他這次本來真的是打算偷偷摸摸來做這件事的,在工作人員方面也都下了封口令了,可是沒想到黨國中出了叛徒。

馮康點了下頭,報了一個名字。

“易鎖平。”

這是一個杜安沒有聽過的名字。

然後馮康隨手一拋,把手裏拿著的一份薄薄的档案扔到他面前。

杜安拿起這份档案翻開看起來,沒看兩眼就扔下了,沉默了半天,吐出四個字。

“烏合之眾……”

在事情發生後,他心中已經繞了百轉千回,想到了各種可能,越想越遠,可沒想到真相竟然如此簡單——就是一個員工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抱著炫耀心理隱晦地提了一嘴這事,剛巧他那朋友的老婆就是個《南揚晚報》的記者,立刻意識到了這事件的新聞性。然後在金元攻勢之下,這個小劇場裏的小員工就招架不住了,偷偷摸摸拍了不少照片把消息賣了出去。

看到文件上交待的那個數字的時候杜安都有些無奈了——這是沒有見過錢嗎?

到底是還沒有發展起來,現在的這些班底確實還真就是一群沒有見識的烏合之眾。

“出了這種事,我難辭其咎,是我沒有管理好團隊才會出了這樣的紕漏,我會自我處罰的。”

馮康先是做了一下自我檢討,然後道:“不過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決定怎麽處理這件事,是從輕還是從重,是私了還是公了?”

杜安就坐在這裏,所以這最後的決定還是要杜安來做的。

杜安想了一會兒,斬釘截鐵地道:“打官司。”

既然事情已經遮不住了,那麽不妨順水推舟,索性把事情往大了搞。

不是都愛看熱鬧嗎?那就讓你們看個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