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節:三個層次(第2/3頁)

這大概已經成為周星池的本能了,為此他也只能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周先生,我覺得剛才的表演並沒有問題。”

見周星池張嘴就要說話,杜安搶先一步道:“沒錯,那位演員表演得是有點糟糕,表演痕跡很嚴重,但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你明白嗎?他只是一個跑龍套的特約演員,在戲外是,在戲裏也是,所以他這樣的表演正好完美地表現出了這個人物的身份來。”

杜安並沒有馬上把合同拿出來說事,而是想要先嘗試一下能否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服對方,如果可以的話,那麽在接下來的合作過程中他對於雙方的順利合作就更有信心了。

聽到杜安的解釋之後,剛才還張口欲言的周星池不說話了,皺起眉來站在原地想了起來,沒一會兒就想通了。然後他點了點頭,剛要說話又閉上了嘴,想了想後道:“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沒問題了,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剛才的表演又有問題了。我想了一下,我剛才的反應太簡單了,應該可以更加有層次,把那種‘你有病吧?’然後又不得不賠笑的情緒更加豐富地表現出來。”

杜安繼續解釋道:“不用了,我覺得你剛才的自然反應很好,自然流暢,層次也已經足夠了,我很滿意,真的不需要再來一次了。”

但是周星池並不滿意,還繼續說道:“不是,我剛才想過了,其實我剛才的表演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表現……”

聽著周星池的話,杜安腦子裏只剩下了一個想法。

好家夥……

他總算體驗到了別的導演們和周星池合作的時候所懼怕的東西是什麽了。

很多演員拍戲的時候最希望聽到的就是導演喊“過”了,很多人就算明知道自己的表演還可以更進一步,但是聽到導演喊“過”了之後也是不會再提的,美其名曰相信導演,實則是怕麻煩。

但是周星池卻截然相反,他似乎生怕導演喊“過”,沒事自己都要折騰點事情出來才開心。

這工作態度確實是夠認真的……不,這已經不是認真了,這已經到了錙銖必較的地步,近乎於變態了,難怪那麽多導演都受不了。而從中也可以看到很明顯的一點特征,那就是他不相信導演,他只相信自己。

這和那些片場老油子相比,周星池又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上去了。

這家夥是處女座的吧?

杜安腦子裏忍不住蹦出了這麽一個想法來。

等到周星池終於說完後,杜安又說:“真的可以了,有的時候表演並不是層次越豐富越好,你要知道,觀眾又不是神,他們腦子裏一時之間能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你要是表演的太豐富的話不僅會讓他們的腦子淩亂,而且反而會打亂你自己的節奏,讓整個畫面的效果顯得不那麽好。”

這倒不是杜安搪塞周星池的話語,而是他的切身體會。

他也有個演員的身份,也演過不少戲,在一開始演戲的時候確實也有過這樣的想法,總是覺得表演的越復雜越好,不僅觀眾看著精彩也顯得自己牛逼,但是還好他也是一個導演。

很多次他從鏡頭裏看到自己的表演之後,當時覺得很好的一些想法反應在鏡頭裏卻顯得效果並不如自己想象的那麽好。

無疑,從技術層面來講他那樣復雜的表演確實讓人驚嘆,覺得這家夥真牛,但是電影是一個整體的藝術,不是你秀演技的個人舞台,演員的演技是為了整個電影服務的,很多時候若是換一種表演方式,簡單一點的話,那一瞬間體現出來的整體效果反而更好。

行內人都講“爛片出影帝”,除了某人的演技確實壓過片中的其他人、顯得格外出眾外,影帝的單人秀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拖垮了整部影片。比如說這個鏡頭明明該表現人物B的,結果影帝人物A的光芒太耀眼了,肆無忌憚地綻放,完全壓制住了人物B,於是這個鏡頭就沒有意義了,放在剛才的這個鏡頭中也是這麽個道理。

杜安的說辭並沒有像剛才那樣說服周星池,他只是笑了一下,反問道:“那你的意思是我演的爛一點反而更好了?”

杜安再一次體驗到了周星池的個性。

周星池這話已經有點挑釁的意味了,火藥味開始彌漫,對此杜安則是用笑容來繼續跟他講道理:“當然不是,你剛才的表演並不爛,而是我們關注的點不同。我承認,就像你說的,你剛才的表演確實能更加豐富,就比如說按照你說的那樣分成三個層次來表現,但是那樣的話有什麽意義嗎?”

周星池繼續反問:“為什麽沒有意義?如果說我是一個配角的話,我知道你在怕什麽,怕配角搶掉主角的風頭,但是我現在是主角啊。”

杜安搖頭。

“不,你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