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節:改變(第2/2頁)

在讓工作人員重新開始準備,讓攝影師去擺機器之後,寧皓又把連勁叫到了自己面前來。

“你剛才演的不錯,但是我想你在最後的時候是不是能再多點小動作或者語言之類的東西來表達一下你當時的心情呢?你仔細想想,你是一個很有範兒的國際大盜,這次的任務對你來說很輕松,只是個小CASE,你的心情是很放松的,結果你來到這個城市,剛下飛機就被同行用低劣的手段把自己吃飯的家夥都給順走了,陰溝裏翻了船……”

杜安在一旁看著,扭過了頭去,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經過一番調整後,這條重新來了一次。

在這次的表演中,連勁按照寧皓的要求,加進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最後茫然四顧的時候喃喃自語了一句“我頂你個肺啊”,效果很不錯,讓杜安眼睛一亮。

就是這種感覺。

他側頭,對寧皓比了個大拇指,寧皓也對他笑了一下,點點頭,示意自己也很滿意。

按照杜安的要求來,整個鏡頭畫面確實活了起來,好不少。

“過!”

這聲“過”大概是寧皓這兩天裏喊得最舒心的一次了。

“收拾東西,換場!趕緊的!”

寧皓一聲令下,現場工作人員立刻忙碌了起來,杜安也以身作則卷起袖子加入到了幹活的大軍中來,很快就把現場收拾完畢,東西全部裝車,大家趕赴下一個場地。

經過了調整後,接下來的拍攝工作讓寧皓和杜安都很舒服:寧皓保持了自己作為導演的尊嚴,個人威信在劇組中完全豎立了起來,杜安則是在背後默默支持,既照顧好了寧皓這個導演,也以自己的方式對影片做出了調整,這讓他不禁感嘆工作方式確實很重要——他其實做的和之前差不多,但是僅僅改變了一下工作方式,效果立刻就截然不同了。

而經過短暫的冷戰期後,寧皓也終於主動開口和他說話了。

“……感覺像是回到了拍《風月》的時候,還真是懷念啊。”

寧皓看著鏡頭,演員們正在表演,他則跟一旁的杜安閑聊著。

杜安點頭,笑道:“那個時候我是老大,你給我幹活,現在你是老大,我給你幹活。”

他這話一出,寧皓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杜導,你這麽說我還挺不好意思的。”

他說到這裏,話停了一下,大喊了一聲,“過!下一場!”待工作人員開始忙碌起來,他總算眼睛離開了鏡頭,看著杜安,表情誠懇地說道:“杜導,謝謝。”語氣真誠。

這突然進入煽情風格,杜安還真有些不適應,不知道說什麽好。

寧皓自己說了下去,把自己一直憋在心裏的話說了出來:“之前你總是指手畫腳的,讓我感覺我這個導演根本就是多余的,這部電影有你就足夠了,所以我對你的態度不怎麽好。這兩天我也想過了,你的很多意見,確實對於這部影片很有幫助,並不是針對我,都是為了影片好,我卻那樣的態度對你,實在不應該,在這裏我要說聲對不起。”

杜安連連擺手,“都是為了工作,沒必要。”他頓了頓,也說道:“其實我之前的工作方式確實有問題,也跟我第一次做監制有關,忽略了你才是導演,我只是監制,我之前那麽做,搞的好像我才是導演,你是副導演似的。你要說對不起的話,那我也要對你說聲對不起。”

他也確實很感慨:經此一役,自己不但知道了怎麽當一個導演,也知道了如何當好一個監制,業務技能更加全面了,以後不怕沒飯吃。同時,這件事也對他之後拍《解放日》有借鑒作用。

《解放日》有張藝某和黃健新兩位副導演,其中,張藝某明確表示了不會參與拍攝工作,但是看韓三坪的意思,黃健新是會參與實際工作的。

杜安之前從來都是一個人單幹,唯一的一次合作經歷就是和寧皓。在那次合作中,寧皓完全就是個執行者,他說什麽寧皓幹什麽,但是黃健新不同——黃健新本身的腕兒就擺在那裏,雖然說是副導演,但是他肯定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到時候兩人之間起了沖突的話,該怎麽處理?這次當監制的經歷,就很有借鑒意義。

職位關系或許不同,但是在本質的溝通方式的協調上是一致的。

經此一役,杜安對於和黃健新的合作更有信心了。

兩人對不起來對不起去的,一時之間,現場好像變成了一場反省大會,直到一個聲音將這兩個家夥拯救出來。

“導演,出狀況了!”

場務氣喘籲籲地跑到兩人面前,這麽說道。

杜安沒吭聲,只是看著他,寧皓問了一聲“怎麽了”,然後就聽場務說道:“有個特約演員聯系不上了!”

寧皓一愣,“什麽情況?”

然後場務詳細道來,兩人這才算是了解具體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