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了解

香江原本是英國的重要殖民地,1967年回歸之後,成為中國三大特別行政區之一,保留了原有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在一百年之內不會更改。

明年,就是香江回歸祖國50周年。

而過去的50年,也是香江經濟繁榮發展的50年,以金融貿易為支柱產業,香江的人均GDP一直位居世界的前列,湧現出了多位世界級的富豪。

但是不同的政治文化,也造就了香江不同於內地的社會氛圍,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在近年來呈現出一種孤傲獨立的態勢,本能地排斥著來自內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影響,社會形勢非常的復雜。

香江的娛樂圈,同樣是一個自我循環、相對封閉的圈子,跟國內的娛樂圈雖然有交流,卻是涇渭分明,頗有井水不犯河水之勢。

香江的本地人通常只關心本地的藝人,對國內的明星缺乏了解的興趣,而香江的媒體也會選擇性地無視來自國內的娛樂消息,只報道本港的娛樂八卦,或者再加上寶島、日韓和歐美等等新聞。

如此種種,都是這種孤傲獨立的體現,哪怕越來越多的娛樂圈人士不斷地尋求在國內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多的香江藝人出現在國內的電視和電影屏幕上。

香江政府聯手國內的廣電總局,共同制定新規扶持香江的電影產業,鼓勵任何在香江注冊成立的電影制作公司申請優惠和扶持政策,分享國內和香江的電影市場,一方面是為了重振已經沒落的香江電影,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打破隔閡。

但具體的效果如何,還得讓時間來證明。

作為首批進入香江注冊成立影視機構的吃螃蟹者之一,陸晨工作室想要在這裏順利發展,僅僅依靠優惠扶持政策是遠遠不夠的。

香江的影視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早已形成了固有的規則模式,對那些外來者形成天然的壁壘,想要打破並非易事!

所以陸晨在香江拍攝電影,不是說請幾位攝影師、場記、錄音師什麽的拉起一支劇組就能輕松搞定的,首先要了解、熟悉並且最終懂得利用這裏的規則。

陳文強給出的建議很簡單,那就是找一家有實力的本地影視公司合拍新片。

這是最快捷、最容易的方式,但是具體涉及到哪家影視公司,那就比較麻煩。

在八九十年代,香江本地的影視公司曾經多如牛毛,每年產出的電影和電視劇數量堪稱驚人,源源不斷地銷往國內和東南亞地區。

如今雖然風光不在,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諸如錦榮、王氏、寶麗達等等大型電影公司依舊牢牢地掌握著市場,把持著影視圈裏的話語權。

陳文強對這些老字號的電影公司評價不是很高,哪怕它們都擁有輝煌的過去,可如今想要穩穩地拿到輸出內地的名額,自己單幹和隨便找家三四流的影視公司那就很有問題了。

新的問題在於,錦榮、王氏和寶麗達這樣的大公司很不好打交道,像陸晨工作室這樣的外來戶又是新成立的小企業,即便是同意合作,他們開出的條件也非常高,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萬曉泉目前最頭疼的,正是這個問題!

而這一步如果不走好,那麽後面的路就非常難走了。

陸晨看得出萬曉泉對此憂心忡忡,想著他把自己拉過這邊來,恐怕這也是原因,於是安慰道:“先不要著急,我們慢慢想辦法。”

陸晨既然來了,那肯定是要做事幫忙的,他在香江固然是人生地不熟,不過通過陳菲兒、譚鴻等等朋友關系還是能聯系上幾位圈內人。

陳文強沒有說話,因為拍電影合作涉及到的層面很高,而他熟悉的是中下層的圈子,對於影視圈的高層那就沒有發言權了,當然不能亂說話。

幾個人在會議間裏商量了兩個小時,擬定了初步的後續計劃和工作安排。

臨時的碰頭小會結束之後,陳文強對陸晨說道:“BOSS,你第一次來香江,那今天能不能讓我做東,請你品嘗一下香江的美食?也算是為你接風洗塵吧。”

陸晨笑道:“如果是你做東我買單的話,那就沒問題了!”

初次見面,他怎麽可能會讓自己的下屬請客吃飯?

當然陳文強的面子肯定要給。

陳文強愣了愣,萬曉泉哈哈大笑:“那就這樣,我們走了!”

他伸手拍了拍還有點懵的陳文強,說道:“強哥,我們不用給老板省錢,他給別人寫首歌開價都是上百萬!”

“啊!”

坐在一旁的黎珍輕呼了一聲,看著陸晨的眼睛裏都冒著星星。

給別人寫首歌要上百萬?

那豈不是隨便寫個幾十首歌,就能夠在香江買套房子了?

陳文強都不敢相信,據他所知,香江最頂尖的詞曲作家,一首作品的價格也不過二三十萬而已,陸晨是他們的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