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大山式(第2/2頁)

“年紀大了之後,大山也不像從前那麽愛給人找麻煩了。”老人家說道。

這話衛棱直接撇嘴,還不找麻煩,他兒子的褲子是誰扒的?!只能說,大山現在找麻煩找得稍微少了一點點而已,年紀大了,沒那麽多精力去給別人讓找麻煩,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已。

而大山,也不是真的排斥討厭二毛他們,它平時在外很注意隱蔽,大山並不是一只純粹的家庭寵物,而是處於半野生狀態,保留著很多野性習慣,昨天是因為要迎接二毛他們一行人,才蹲在路邊顯眼的石墩那裏的,不然路過的人沒那麽容易能發現它。依二毛他們的話,曾經大山也經常在那裏迎接他們,這似乎已經成了一個慣例。

從這些言語以及大山的表現來看,這只貓還是很有人情味的。

在這裏的第一晚,鄭嘆睡的折疊帳篷。這是一個小型的帳篷,打開之後帳篷便會撐起來,這玩意兒是小郭那邊送的,只是鄭嘆在家的時候沒咋用,這次外出便帶了出來。往裏面墊上一些焦媽準備好的軟墊子當床墊,鄭嘆晚上便睡在那裏面。

折疊帳篷放在離二元的小床比較近的一張小方桌上。

大概是白天的針灸起了作用,也可能是長途行車之後精神放松,鄭嘆晚上睡得很好,並沒有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感。

次日一大早,尖銳的像是劃在硬板子上的刺耳的“咯吱”聲便響起了,聽著就讓人起雞皮疙瘩,而且還挺有節奏,就跟喊口號的“一二一二”似的。

鄭嘆聽力好,這聲音由不得鄭嘆再睡下去。被這聲音驚起之後,鄭嘆從小帳篷裏出來。

二毛已經坐起,手撫著額頭,看了看還有些茫然的龔沁和小床上睡眼朦朧的二元,說道:“差點忘了,大山式鬧鐘,每天準時響起。”

鄭嘆翻窗戶出去,跳上二樓的欄杆扶手往下望。

院子裏,大山正在撓一個硬板子,聲音就是它制造出來的。此刻,大山兩只前爪很有節奏地在那塊斜靠著墻放著的板子上撓動,再看看那塊板子,已經有無數的爪痕,可想而知,這樣的情形並不是只有今天才出現,就跟二毛說的那樣,這是一個“大山式鬧鐘”。

院子外面的一塊空地上,老人家正在那裏練拳,速度不快,但也不是太極拳,可能是老人家自己的一套健身拳。

等二樓睡著的三家人都起來之後,二毛師兄弟三人便過去跟老人家一起練拳,這一套健身拳他們很早就接觸了,只是離開這裏之後平日裏沒怎麽練而已,不過心裏依舊熟悉。

那邊一師三徒在練拳,這邊的兩位媽媽拿出相機拍了照片留影。

二元和衛小胖子以及裴傑都很新奇,裴傑接觸過一些,過去跟著練,前兩者只是覺得好玩,過去湊熱鬧。

更有意思的是,將三家人“鬧”醒之後,大山也來到老人家打拳的旁邊。

別人是在打拳,大山是在打滾,而且打滾的節奏還跟這些人打拳的節奏挺像,就是伸胳膊伸腿的動作有時候都能跟二毛他們對上。大山式打滾法,平日裏沒少這樣滾過,連那塊打滾的地方應該都是大山平日裏所呆的,那裏沒什麽草的痕跡,相比周圍其他地方的地面,表層被磨去很多,顏色明顯不一樣。

貓似乎總擺脫不了那種怡然自得的懶散樣子,即便它們磨爪子的時候也有時會看上去漫不經心。

林叔說,除了他給大山的那些治療和保養之外,大山能活這麽久這麽健康的原因,還可能與它本身的性格相關,或者說,跟貓科動物的一些習性相關。

貓狗大戰向來難分高下,但在比拼壽命的較量中,貓卻要高出一籌。這可能要與它們隱藏在桀驁裏面的相對於狗來說更悠然閑散的習性以及應對家養生活的應對方式相關。

以家貓為例,雖說貓大多數都在十來歲壽終正寢,但二三十歲的貓也不少,聽說還有專家估計理論值可以達到四十歲。

“有大山在,即便二毛他們沒在這兒,這個院子也不會讓人感覺暮氣沉沉。”龔沁說道。

太陽尚未升起,空氣略帶涼意。一位老人,一只老貓。一個打拳,一個打滾。

有時候二毛他們對大山真的是又愛又恨,但不管感情有多復雜,不管大山是不是總跟個熊孩子似的折騰人,他們還是希望大山能陪在老人家身邊,一直這麽熊下去。哪天它熊不起來了,可能就到了它該離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