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八章 超級明星(第2/2頁)

關上門,查理幾人又開始討論起來。

“串門子還帶禮物?還是高档茶葉呢!”

“打探虛實的吧?”

“跟逸興的大老板一個姓……”

“估計沒什麽關系吧,有關系還用得著親自上門打探?”

“那倒是。”

“不過總得多防著點好,我覺得樓下有人想借著咱家黑……ZT出頭呢。”

對查理他們的討論鄭嘆只是稍微聽了聽,沙發椅對著窗戶,楊懷熙進來的時候由於角度問題,並沒有看到鄭嘆。鄭嘆對那些人也不在意,他現在想的是,離開楚華市的時候,焦爸囑咐的話。

拍紀錄片的時候焦爸就說過不能太“聰明”,要會“出錯”,而拍電影對“出錯”的技術要求更高,所以,鄭嘆正琢磨著怎麽“出錯”出得自然些。

和悠閑的琢磨著怎麽出錯的鄭嘆相比,參演的主角和配角們則緊張很多,尤其是這次被挑選出來的新人,生怕到時候會出岔子,一個錯誤可能就會降低導演和大老板對他們的好印象。

當然,與劇組人交好,尤其是一些比較重要的人物交好,對那些小演員也是有很大好處的,不然楊懷熙也不會上來打探情況。

在暫居住處這邊相互試探的時候,另一邊,楊逸聽完手下人的匯報,正和孔翰聊著。

孔翰雖然拍的片子不多,但反響還算不錯,只是人年輕,在國內也沒有打拼出滿意的名氣而已。孔翰這人喜歡用新人,這次片子主角不算是真正的大牌,所謂的當紅小生在圈子內很多人聽起來也只是笑笑罷了,曇花一現多得是,更何況還是走偶像路線出名的,而好幾個重要配角更是人們沒聽過名字的人物,還有幾個新簽的人。當然,大多數還是逸興文化自家的。

楊逸有錢,自己砸錢投資捧自家的人,別人也不會說什麽。至於到時候真正捧誰,就看他們的表現了。這部戲,沒有巨星,楊逸這個逸興文化的大老板親臨現場觀看拍攝,這其中意味著什麽,逸興的演員們心裏都清楚,所以才會緊張。

孔翰和楊逸都是高標準的人。孔翰覺得電影中的電腦特技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演員在某些高難動作或危險動作上的無能為力的缺陷,但卻永遠不會表演演員們所特有的並且各具魅力的表情。許多著名演員往往都是憑借著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來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讓人們銘記於心。因此,孔翰一直覺得拍這個片用上真貓,少一些電腦特效會更有效果。

而楊逸,他的重點不在這個片子,不同於那個真正花費心力寄托感情的紀錄片,即將拍攝的這部電影只是一個渠道,是他提供給手下演員們的一個表現機會。

逸興文化比不上那幾個有些歷史的娛樂圈巨頭,所以,楊逸想造星,造自己的屬於逸興文化的超級明星。

職業演員金字塔的頂尖,是數量非常稀少的超級明星級別的演員。

國內各路明星甚多,但是真正的電影明星數量很少,能夠帶來投資信任和票房回報的超級明星則少之又少。在國內電影市場中,能夠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的真正的超級明星數量極其稀少,男女皆不過十人左右,並且這還是整合了兩岸三地資源後形成的華語電影市場的總體陣容。其他的演員,雖然名聲看似火爆,但事實上都不能夠成為票房的保證,這其中包含了許多觀眾們熟悉的名字。

在當下,超級明星的價值更多體現在投資問題上。當一部電影能夠擁有一個真正豪華的演員陣容,投資問題立刻迎刃而解。當一部電影擁有了一批大明星,未來的票房便可以預期,投資家將會坦然投入巨額資金,不僅僅用以給付演員薪酬,同時使用在場面、特技、器材等方方面面。因此,當一部商業電影試圖在創作上獲得一些創新的可能時,必須要有這些大明星保駕護航——對於導演,這經常是一個非常無奈的現實,孔翰算是導演圈子裏的少數人,但以後也說不準,這是這個商業時代的規則。

超級明星,才能讓逸興文化在這個圈子裏真正雄起。

曾經,在拍攝《城市·人·貓》的時候,楊逸想過將鄭嘆也打造成一個超級明星,有時候,只要運作得當,動物比人更容易吸引票房,現在沒有不證明以後不可以有。只可惜,他這個願望沒能達成,從紀錄片的時候焦家的反應就能看出端倪,這次拍電影簽合約的時候更是直接打消了楊逸的想法。

“所以,你想看那些苗子們飆戲?”孔翰看向桌子對面的人。

楊逸嘿嘿一笑,玩笑似的道:“其實我更期待看著苗子們和一只貓飆戲。別以為那只貓只會按照要求做做動作。”

而且,楊逸估摸著,那只貓大概真會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