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街頭巷尾中貓的生存之法(第2/3頁)

回到楚華大學,進入東家屬區,外面的喧囂似乎都沉澱了下來,突然清凈很多。路上見到的那些來去匆匆忙著年底活動或者各種考試的學生,大多未經世事炎涼。這個時代的學生,心理比十年後要簡單得多。

讓人成熟的是經歷,而不是年齡,就算這些沒背景沒家世的學子們現在出去,也很可能比不上那些已經摸爬滾打多年的同齡人會來事兒。

鄭嘆跳下小郭的車,擡眼看去,草坪那邊阿黃躺在那裏曬太陽,這貨從來不出校園範圍,或許,對於它來說,這麽大一片區域已經足夠它折騰。

旁邊還有被拴著的牛壯壯,以及趴在草地上打盹的聖伯納犬小花。

比體型,如今的小花比牛壯壯要大幾倍,可偏偏牛壯壯被拴著,而小花卻不,還是性格使然。牛壯壯這家夥對於從小熟悉的幾只動物還算親和,但對於其他陌生的寵物,沖上去就開打。大院的人都記得盜竊案那時候小偷被咬的腿,不拴著大家也不放心啊。

至於小花,大院幾個孩子經常和小花玩,大家也都知道小花性子溫和,除了喜歡流口水之外,印象還不錯。

見到鄭嘆,阿黃側躺著伸了個懶腰,“喵”地叫了一聲。

叫聲低沉而溫柔的時候,表示它在打招呼,歡迎你,也表示它此刻心情不錯,算是與你答話。而大聲一些叫的時候,它可能是在抱怨,或者有所乞求,比如餓了求投喂之類的意思。

小郭跟在鄭嘆身後上的樓,每次回來都是這樣,一個急著回家,另一個慢悠悠在後面走。

有時候拍完廣告送鄭嘆回來,小郭會拿來一些廣告時拍的照片給焦家的人,這次也是。

進門的時候,焦媽正在做晚飯,客廳裏提前放學回來的焦遠同學坐在小板凳上,焦爸坐在沙發上,好像在說著什麽,估計又在教他書本之外的東西。小柚子同學今天有興趣小組的課程,在上畫畫課,還要過會兒才回來,玲姨接孩子的時候順便將小柚子一起接回來,所以用不著焦爸焦媽過去。

見鄭嘆和小郭進來,父子倆的話題中止,等小郭放下東西喝了杯茶,聊了下今天的廣告,告辭離開之後,父子倆話題繼續。

鄭嘆蹲在自己的專用椅子上,聽他們談話。

焦爸正在說“破窗效應”。

而這個話題起始於焦遠回家後抱怨班上的某些現象,比如抄作業。今天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嚴厲批評了幾個抄作業的同學,在焦遠看來,其他幾門課也有抄作業的現象,為啥就語文老師這麽較真。而焦爸聽到焦遠的抱怨之後,拉過來開始“上課”。

破窗效應是說,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又得不到及時修復的話,別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種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玻璃。其結果是:這種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

“行為和環境對人有強烈暗示性和誘導性,如果第一扇破窗沒有及時修好,就可能會發生更嚴重的事情,同理,你們班的同學也會覺得,抄作業是一個可取的,有效省時的手段,然後繼續抄下去……”

鄭嘆看了看焦爸,又看了看焦遠,糾結了。為啥跟一個小學生談這麽深奧的道理?反正當年鄭嘆自己從上小學一直到大學,抄作業,遲到,打架,勒索……啥事都幹過,當年除了老師不痛不癢的幾句話之外,也沒什麽約束,說來說去都是砸錢能解決的事情,既然砸點錢能解決問題,為什麽還要復雜化?

想歸想,鄭嘆還是蹲在那裏聽焦爸給焦遠“上課”,並且話題已經從班級現象延伸到企業管理。

“企業發展的環境通常有兩類,一類是硬環境,比如辦公條件,機械設備,道路設施等等;另一類是軟環境,比如工作氛圍,企業文化,人際關系,管理風格等等。比如你圓子叔叔,他現在在公司就很注意這些‘破窗’。硬環境中的‘破窗’一出現問題就立馬修理進行補救。而軟環境中,‘破窗’的影響力更甚,也是不能放松警惕的。

任何一個重大問題的背後都是許多問題的復雜積累結果,所以你圓子叔叔一直很注意,一旦發現狀況就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因為那些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口碑,而口碑就是人們給予你圓子叔叔公司的一個緊箍咒,你再有能耐,你再自高自大,但是要想發展好,就不能不把那些‘破窗’當回事!

就比如你們班,如果口碑不好,在外面你也不好意思說自己的這個班的人吧?”

焦爸最後這句話讓焦遠極為認可,他們年級有個班就是這樣,口碑特差。剛開始聽說那班有人的鋼筆橡皮被偷,班上的人和老師都沒怎麽管,後來漸漸地就傳出偷錢之類的惡劣事件,所以大家對於那個班的人都特防備,那個班的同學走路上都不好意思報班級,就怕被人鄙視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