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發展(第2/2頁)

最後一個每年帶來巨額回報的公司,是亨特拉爾日用品公司。

這是最讓約翰意外的一個產業,他最初“發明”的洗發水和香皂的時候,是為了討安娜的歡心。後來和老丈人合作之後,順手在紐約成立了日用品公司。但是讓他和老亨特拉爾都始料未及的是,約翰力主成立的日用品研究部門成為了這家公司的永動機,每年都有幾個新產品面世!再加上約翰先進的廣告理念,頻頻在各大報紙上包下一個版面,因此到了1895年年底的時候,亨特拉爾日用品公司已經在全美十幾個城市建立了工廠,營業額也突破五百萬美元,幾乎和同時期的寶潔公司並駕齊驅了!

其他幾家小公司,發展速度就慢了不少。

隨著這幾年美國開始建造高樓,獨占幾乎所有專利的電梯公司發展還可以,但是市場容量畢竟太小,所以至今約翰也沒有拿到過紅利,所有收入都投入到了再研發之中。而耐克和阿迪達斯的產品雖然很受歡迎,但是經濟危機之下願意花錢買他們產品的人不多,只能是小有盈利,所以約翰已經開始考慮是否讓他們進軍成衣和皮鞋行業。至於說一直沒有減少股份的樂高玩具公司,在約翰腦海中的創意漸漸減少之後,這兩年分紅上漲速度已經放緩……

另外被約翰看重的,是摩托羅拉通訊、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和卡內基鋼鐵公司!

無線電和造船業代表著未來,這一點約翰比誰都更加清楚。所以無論摩托羅拉公司還是造船廠,約翰都沒有半點放棄或者減少投入的想法,而且有機會就增持。

一樣態度的,還有卡內基鋼鐵公司。

無論如何,這是鐵與火的世紀,所以一直以來約翰都沒想過減持卡耐基鋼鐵公司的股份,反而是趁著經濟危機增持到百分之五,之後又利用亨特拉爾銀行和各家公司的年終分紅持續增持,如今已大百分之七之巨!

這個數字,甚至引起了卡內基的注意。

不過約翰給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只是為了投資而已。所以為了安撫有些不安的卡內基,約翰親自去見了見這位鋼鐵大王,並且簽下了一致協議——在保證亨特拉爾家族會計師們可以全程監督的情況下,卡內基本人將代為行使這些股份的投票權!為期十年的協議,讓卡內基徹底放下心來,尤其是當他和合夥人福裏克的鬥爭越發激烈的時候,約翰的支持對他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協議簽訂之後,卡內基甚至隱隱表示,希望約翰能夠進一步增持鋼鐵公司的股份……

卡內基根本想不到,最多五年之後他就將賣掉自己的公司。

那是一筆高達五億美元的交易,而接盤的就是另外一位超級大亨摩根。只不過如今已經手握百分之七的股份,並且未來將會進一步增持的約翰是不是會插上一手,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