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還得要回去(第2/2頁)

難道是西南科工真的對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沒有想法,這可不像西南科工的作風啊!

“那麽,西南科工在引進大修線之後,是不是有能力完成國產化的仿制任務,現在的十號已經將這款發動機定為動力系統,完成這款發動機的國產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果然還是有人支持這款發動機的國產化,這種事也不是什麽不該有的想法,畢竟現在這款發動機是現成的,共和國也有仿制蘇系發動機的經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仿制31F也是一件靠譜的事。

但是現在這問題在於,楊輝還真就沒這個心去搞什麽31F的國產化,那東西就是吃力不討好的項目,損人的同時也並不利己。

31F裝上十號本來就擠占太行的位置,真正給太行留點念想的還是在於國家還沒有完全放棄這款發動機,上一位面的太行作為10號的原配發動機能繼續發展下去,就是因為國家沒有國產化31F,最後才能堅持把太行磕磕絆絆走完。

這一位面,太行還是有必要繼續下去的,畢竟太行這東西很多地方都要優於31F太多,特別是子系統上面就更是先進,國內永遠只可能有一款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31F和太行只能二選一,而要楊輝選的話,他寧願選擇支持更加優秀的太行。

即使這款發動機的研制會磕磕碰碰,甚至會在2000年之後才成熟,但考慮到上一位面共和國也沒有被卡脖子太兇,這就可以等。

再考慮到西南科工自己的具體情況,即便是二所的軍用加力式發動機研制工作在渦扇12之後,也不可有技術力量投入但31F的國產化。

等到渦扇12定型之後,馬上會有下一階段的增推型號投入研制,這需要人手;更加重要的在於渦扇12定型之後差不多已經是95年了,那時候西南科工的第四代軍用渦扇發動機也要投入預研,這些都是要占用大量的技術力量。

以上兩項目都是必須要做的項目,與相比之下去做31F的國產化,完全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