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洪都來了(第2/2頁)

安排好了十五位研究生的住宿,同樣安排的還是和楊輝一樣的單人間,這基地的住所條件還是挺不錯,或者說是對人才很重視。

又用了幾天時間,新機的氣動數據算是完全定型,楊輝在二所提議組建的木工組現在也被調到了一所,正好適合新機的研制。

把新機的氣動設計交給木工組,有木工組做出新機的實物模型,這時候楊輝突然看到了一邊在試飛的航模,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心裏默默的想到:或許新教練機也可以做一個航模先試飛看看,風洞的吹風始終還是不如正兒八斤的飛到天上好。

楊輝沒有想到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還真的就做出來了新機的航模,不過用處卻是完全變了。

新機的木工模型制作完成了,看了新機的氣動設計和自己後世見到的山鷹教練機幾乎沒有什麽區別,楊輝就放心了。

本來是打算把起落架也改成機腹起落架,不過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修改,新教練機作戰壓力不太大,老殲七的起落架還是可以忍受,飯還是一口一口吃。

氣動設計歷時近四個月時間完全做出來了,楊輝也要離開一所回到二所去。看看新發動機的設計動向,發動機的設計比楊輝的氣動設計開展的還要早一些,現在已經是整整有四個月時間了。

然而楊輝想要離開,但是總會有新的事情會找上楊輝,作為新公司的常務秘書,楊輝則無旁貸,這次的事擺明了必須要以新公司名義來談。

原來是基地新教練對外尋找投資成功的消息刺激到了同在做教練機的洪都廠,現在的洪都廠也有自己的新教練機項目,這個項目是洪都在強六失敗後的一個保命項目。

洪都廠在八二年就開展了先進基礎教練機的研究,這是洪都自己花錢幹的項目。洪都一直就有自己籌錢做項目優良傳統,享譽世界的強五就是洪都自己花錢做出來的,這是在原型機試飛好久了,國家才撥款繼續研發。

現在洪都又開始了一場豪賭,新機還沒有確定的名字,但是這個項目在後世有一個中國航空人都知道的大名:K8教練機。

現在洪都找到基地就是想要基地幫助洪都牽線,洪都也想要走對外合作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