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2頁)

藺琛捧著熱茶,坐著絲綢,靠著磚墻,看著左邊的太子,以及太子左邊的小皇子,覺得人生呀……真是啥事都能有。

這一天過的,只能用“驚心動魄”來形容。

雖然密道環境一般,但勝在安靜。

藺琛精神慢慢松懈下來,然後就沉沉地睡過去了。

太子和小皇子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主要是太子單方面的套話,聊著聊著,就發現右邊的肩膀一沉,一顆討厭的腦袋就那麽靠了下來。

他立刻伸手去推,被小皇子攔住了。

小皇子可算逮到機會了,立刻編了個借口:“他睡相不好,我與你換個位置。”

這可捅了馬蜂窩。

太子冷著臉問:“你怎麽知道他睡相不好?”

小皇子:“……”

小皇子說:“現在看到的。”

太子眯起眼睛,似乎在掂量這句話有多少即興的成分,兩人正用眼神用意志互相試探,密室的門突然開了,皇帝站在門口,對他們倆招了招手:“你們進來吧。”

密室裏的油燈有些微弱,余公公進來添了點油。

皇帝拿起一本本子,遞給太子,說:“這是你弟弟從另外一個世界帶來的。”

太子看了小皇子一眼。

小皇子微微點頭,承認了這本子上記載的內容,包括了他之前說過的火藥。

太子翻閱起來,越看越驚心。

裏面何止有什麽熱武器,竟然一些聞所未聞的治國之道,什麽君主立憲制,社會主義,資本主義……而他們的制度竟然被歸為封建主義,還要推翻?!

“簡直胡說八道,大逆不道!”太子說著就想摔本子,皇帝平靜地說:“看下去!”

太子只好繼續看。

皇帝也不催,等他完全看完了,平靜了,開始用理智思索了,才問道:“你怎麽看?”

太子此時的思維已經回到了儲君模式:“倒不失為……一條取勝之道。通過此舉,可以拉攏各地世家。我朝開國以來,大肆分封諸王,以至於成了如今尾大不掉的局面,才有了康王瑞王抗旨不遵,袖手旁觀的結果。”

皇帝說:“這條取勝之道,要準備多少年?”

太子認真分析。從如何大量制造火藥,到說服哪些世家,再從哪裏東山再起……

“若是一切順利,十年可見成效。”

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

畢竟他們此時的情況,比白手起家還要艱難。制造別人白手起家的早期,完全可以泯然與眾,而他們只要一出現,便是天下矚目,匈奴、瑞王、康王都會千方百計地下絆子。

皇帝又問:“若是瑞王拿到這本本子呢?”

太子怔住,隨即吃驚地喊道:“父皇!”

皇帝擺手:“你先回答我。”

太子抿了抿唇:“瑞王封地富庶,手下兵強馬壯,大約三五年可成事。”

皇帝說:“你還沒有算上康王。康王境內就有一處石流黃礦。”小皇子在“硫磺”的後面特意注明了它在大越的名字為石流黃。

太子說:“但他背信棄義,乃是卑鄙小人!”

皇帝說:“歷代皇帝,無恥的多了。”

太子:“……”匈奴入侵的事果然給父皇帶來太大的刺激,都讓他開始自暴自棄了!

皇帝看著他,意味深長地說:“大局為重,大越為重,百姓為重。”

太子心裏難過得要命,但常年的習慣,讓他下意識地順從了父親的決定,沒有再堅持。

皇帝說:“余公公,伺候筆墨吧。”

小皇子看著面色僵硬的太子,默默地牽住了他的手。

太子:“……”

小皇子和太子出來,皇帝又將瞿漁和包文直叫了進去。

藺琛看太子眼睛紅紅地跑去儲藏室,小聲問小皇子:“他怎麽了?”

小皇子小聲說:“父皇……想禪位於瑞王。”

藺琛吃驚:“瑞王不是不肯發兵救你們嗎?”

“但他畢竟是大越皇室血脈,論輩分,還是我的堂叔,好過讓江山淪落到那些匈奴人手裏。父皇說,他幫助的不是瑞王,而是天下百姓。”

藺琛肅然起敬。

怪不得人家能當皇帝,看問題的高度就不同。

藺琛無意識地將自己的心裏話說了出來,小皇子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父皇能當皇帝,不在於高度,而在於投胎技術。”

藺琛:“……”和太子相比,小黑粉這個福王的確很現代很中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