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正式報名上道(第2/2頁)

跟這些人結識後,羅長風算是正式在這個江湖“報名上道”了。

晚飯過後,一個讓羅長風大感興趣的人到來,來的是一對夫妻,乃是長歌門三賢之一的詩聖杜甫賢伉儷。

杜甫的妻子楊小阮,正是於睿的大弟子,純陽清虛一脈的大師姐,她本乃靈寶縣司農少卿楊怡之女,長得貌美如花,性情溫柔聰慧,因逃婚來到華山,拜入於睿門下。

後在長安與杜甫相遇,互相一見鐘情,之後便嫁去了長歌門。

這是個架空世界,不能以歷史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的杜甫年僅三十三歲,便已經是名滿天下的詩聖,長得風流倜儻,英俊瀟灑,還有一身不俗的武功,只不過略顯騷包。

雖說如今為秋季,白天山下還有那麽幾分炎意,但純陽宮所在一片白雪皚皚,他手中卻還握著一把折扇,這在羅長風眼中,自然就是騷包的表現了。

當然,羅長風對杜甫的觀感還是十分不錯的,畢竟從小學起就學習李杜詩篇,加上他又是個不畏強權的愛國詩人,這對來自後世的羅長風來說,是十分值得尊敬的。

不知道他那首被選入《唐詩三百首》,揭露了當朝統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醜態,又痛斥奸相楊國忠驕橫跋扈的《麗人行》寫出來了沒有。

應該是還沒寫出來的,否則恐怕神策軍早就上門,長歌門雞犬不寧了,這首詩應該是安史之亂後,朝廷自顧不暇的時期寫出來的。

楊小阮跟著於睿到鎮嶽宮與師弟妹們相聚,羅長風則是與杜甫在主殿廣場閑談。

羅長風投其所好,與杜甫談論詩詞歌賦,其間免不得做一做那文抄公,抄幾首後世的詩詞。

而他抄的詩詞也很有講究,李白與杜甫被稱為“大李杜”,羅長風抄的卻是要五十多年後才出生的“小李杜”,即李商隱與杜牧的詩。

如此一來,杜甫對羅長風自是驚為天人,連道可惜,為什麽他拜入的不是長歌門。

杜甫將羅長風吟出的詩句寫了下來,打算帶回長歌門,給詩仙李白與詩佛王維品鑒品鑒。

兩人相談甚歡,相逢恨晚,若非於睿來催促羅長風趕緊回去休息,準備應付明日的拜師大典,估計他們能吹……咳咳,聊上一夜。

於睿也是此刻才發現了這個小師弟的才華,想不到他對詩詞竟也有如此高的造詣,越了解羅長風,她便越感覺這個小師弟深不可測。

“子美兄,貧道就先告辭了,日後有暇,咱們再一起暢談。”

杜甫欣然笑道:“不僅要暢談,還要暢飲,相信若太白與摩詰看到你的詩,也定會想要結交於你。”

“貧道幸何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