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第2/3頁)

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甄婉如何一點一點軟化徐宴的心,如何借用娘家的勢力幫助徐宴,經營徐家和教養前頭童養媳所生的孩子,如何柴米油鹽的平淡又幸福。圍墻外面的事情,除了徐宴年紀輕輕官居首輔,別的都甚少有過交代。蘇毓還不曾知曉當今皇後姓白不姓蘇。

皇後姓白?蘇毓看到這點,眉頭蹙起來:這個白,該不會是白老爺子的白吧?

在金陵許久,蘇毓忙著掙錢,倒是沒有深入了解白家的事情。不過白家這樣的威望聲勢,出一個皇後似乎也不是特別不合理的事?這般琢磨著,蘇毓莫名覺得有些古怪。

抵達京城這一日,已經是十一月中旬。京城天寒地凍,寒風凜冽之中夾雜著砂礫一樣的雪粒子。才一下船,那如刮骨刀似的寒風便吹得蘇毓無法呼氣。如月一個大麾披上來,將蘇毓整個兒包進去。蘇毓慢吞吞地吐出一口氣,挺著六個多月的肚子一步一步地往下走。

蘇恒從旁護著,看得是心驚膽戰。

這一個半月,兄妹倆朝夕相處,倒是一日比一日親近。蘇恒雖是個對外人吝嗇薄情之人,但對有血緣關系的親人卻縱容寵愛得很。兼之蘇毓在外受了那麽多年的苦,性子又十分的乖巧。這一路上京城,他照顧起來自然是無微不至。

他見蘇毓行走實在困難,幹脆攬著人,半抱著走。

蘇毓有些尷尬,除了徐宴,她還真不適應旁人身上的氣息。但風夾雪吹得實在睜不開眼,她的身子又笨重,一個踩不好就摔了。蘇恒是大哥,想想,自然就任由他抱著走了。

蘇家的人接到消息,早早就在碼頭等著了。這麽站在風口一眼看到一身灰色大麾的蘇恒抱著個大肚子的婦人小心翼翼地從船上下來,兩人面面相覷,心裏都是咯噔一下。不過主子的事情不是他們能置喙的,別的不敢多問,兩人立馬就迎上來。

來人是蘇老太君跟前伺候的嬤嬤黎嬤嬤,還有定國公身邊的常隨陳松。

兩人眼看著蘇恒抱著蘇毓踩到了實地還沒放開,伸著脖子就往蘇恒身後瞧。沒看見人,不免驚訝:“大公子,不是說將二姑奶奶帶回來了麽?人呢?”

蘇恒確信蘇毓站穩了才緩緩松開手,扭頭眉頭就蹙起來:“這就是二姑奶奶,馬車呢?”

兩人頓時一凜,看向蘇毓。

蘇毓的臉被兜帽遮著,看不清楚。兩人不敢耽擱,立馬上前行了一禮。然後引著人往馬車停靠的方向去。蘇恒讓他們將馬車趕過來,自己便扶著蘇毓在一旁等。一邊等一邊輕聲細語地囑咐:“一會兒回到家中先去用些吃食,梳洗一下。老太太那邊先不必過去,去的話,哥會過去找你。”

蘇毓點了點頭,被蘇恒小心翼翼地上馬車。

來接蘇恒的蘇家人從旁看著,眼珠子都要驚掉地上去。蘇恒可是蘇家出了名的冷面人,除了老太太能叫他臉色好看點兒,就是小公子都不一定能得蘇恒一個笑臉。這二姑奶奶還沒進府宗族歸宗呢,就得了大公子的愛護,這是又來了一位祖宗。

蘇家的馬車是特制的,裏面四面都鋪了厚厚的毯子。不僅暖和還防震,蘇毓上了馬車便將大麾脫了。別的不說,這一雙與蘇家母子三人一脈相承的眼睛亮出來,黎嬤嬤和陳松心裏就有了定數。

再仔細地打量了蘇毓,兩人不免就比較起來。先前那個二姑奶奶,他們自然也是見過的。眼前這個跟先前那個眼底藏不住算計的二姑奶奶比,那就差太多。眼前之人不僅有一雙蘇家母子一模一樣的眼睛,那通體清冷沉靜的氣度,一看就不是常人。

兩廂一對比,高下立見,他們對蘇毓的態度自然就恭敬起來。

蘇毓不知兩人心中所想,只是坐船坐了一個半月,突然下船,還有一種腳不沾地的飄搖感覺。她靠在車廂壁上,心裏盤算著蘇家的情況。先不說蘇家老太爺那一代,早就分家。就說蘇威繼承國公爵位以後,蘇家也早早分了家,如今的定國公府裏只有蘇威這一嫡支。

定國公蘇威有一妻四妾,通房丫鬟無數。那些沒名分的姑且不提,有名分的有子嗣的統共六位。定國公夫人白清樂,兩子一女。良妾曹氏,三女一子,良妾鄒氏,一子一女。賤妾王氏,李氏,兩人統共就四個姑娘。沒名分的私生子一個。光蘇威一個人,都能讓蘇家枝繁葉茂。

不過如今國公府握在蘇恒的手裏,嫡支這一脈,在國公府地位與那些妾生子不同。甚至因蘇恒過於冷酷,手段過於狠辣,妾生子對蘇恒蘇楠修這幾個嫡出的畢恭畢敬,絲毫不敢造次。

馬車緩緩抵達了定國公府,才到門前,就與剛剛歸家的定國公蘇威碰上。

門房小廝小跑著從台階上下來,弓著腰上前來先車簾。蘇恒扶著蘇毓從馬車上下來之時,迎頭就看到蘇威從馬車上下來。只見一個高大俊美的中年男子緩緩行至跟前,他眼神並不渾濁,相反十分犀利。他面無表情地盯著蘇毓看,那眼神,古怪得蘇毓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