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公測42 “以太的盡頭是科學。”(第2/5頁)

“我注意到王國對群山之巔的異變生物處理非常到位,這種沒有點亮高傳染能力的異變,依照王國的這種剿滅速度,很快就會從群山之巔消失……”李·王停頓了下:“當然,前提是它沒有接觸到南海的那些蟲族。”

“蟲族之間的接觸是一種有效加速進化的行為——哪怕只是屍體,也足以讓蟲族獲取相關基因。”

“最重要的是南海的異變生物,顯然它從上一次蟲潮的屍體上找到了我們的弱點,並進而產生了針對性的攻擊方式——也就是‘高傳染性’。”

“事實上,將其稱為寄生與控制更準確。

蟲族放棄了龐大的體型和強大的戰鬥力,選擇了渺小且毫無戰鬥力的體型,就是為了能更方便的達到寄生的目的。”

“從之前的狀況描述來看,蟲族的寄生看上去是一種共生,但實際上是在寄生體內建立起由蟲族構造的新的控制體系。

這種共生,會在蟲族離開宿主體內時,導致寄主徹底死亡。

但當蟲族構建的控制體系尚未崩潰時,宿主仍能像往常一樣‘活著’。”

何星文點開信息儲備中心,目光停頓在王國子民信息下的海那一欄,狀態:受傷兩個字赫然在列。

何星文的表情不是很好:“所以,南海的異變是……”

“蟲族寄生且控制了宿主。”

何星文:“所謂的高傳染性是……”

“蟲族借由接觸進入另一個智慧生物體內,分解該智慧生物原有的控制體系,構建蟲族的控制體系。”

何星文:“智慧生物原有的控制體系……”

李·王選擇了一個更簡單的詞來描述它:“大腦。”

所以,蟲族吃掉了宿主的大腦,然後組成新的大腦?

在何星文不再提問後,現場安靜了片刻。

何星文深吸了口氣,繼續問道:“所以,不可能帶回一具屍體?”

“除非你想把那些蟲子帶回大陸。”

何星文:“這麽多壞消息,總該有個好消息吧?”

李·王:“確實有,恭喜你們在南海徹底淪陷前發現了蟲族的存在。”

想象一下南海徹底淪陷之後要面對的局勢,確實足以讓人對這一點深感慶幸,但問題是,就算南海沒淪陷,問題已經棘手到讓人頭疼了。

大概是看出了何星文對這個好消息不為所動,李·王接著道:“聯邦會盡快研究出針對蟲族這種特性的攻擊和捕捉方法,在此之前,我注意到,王國領域內似乎有一部分跟南海相連?”

何星文坐正身體:“王國的海域確實跟南海相連。”

“我不確定父神在王國領地上的庇佑能做到什麽程度,但將希望寄於死者的余韻,倒不如王國徹底封鎖連通南海的區域。”

這是何星文遇到的,第一個坦然接受父神死亡現狀的原住民,其他原住民對於王國領地上發生的奇跡,幾乎全都報之以“父神可能復活”的態度。

這讓何星文想起了奧術學院跟薩爾法聯邦的沖突,一部分就是源於聯邦對於父神的態度。

他們不僅沒有信仰,甚至還否定了神這個概念中與眾不同的那部分,他們將其視作,智慧生物可以達到的強大。

這個念頭在何星文腦海裏浮現,又轉回了正題:“我以為它們在南海的南方?”

李·王不跟旁人爭論這種沒有回答必要的話題,他岔開話題:“觀察團在群山之巔的異變生物附近發現了不同的零件,我看過這些零件的構造。”

何星文伸手托腮,意義不明的發問:“怎麽樣?”

“粗糙,低效,浪費。”在毫不意外的批評後,是出乎意料的肯定:“出人意料。”

“事實上,我一直認為矮人很適合聯邦,”李·王道:“他們是最初的發明家,雖然缺乏相關的理論和研究,但豐富的經驗和對鍛造的了解,賦予了他們出人意料的創造力。”

“對以太訊號加以分析,我們的理念有過短暫的重疊。”

這句話從李·王嘴裏說出口,幾乎稱得上無與倫比的贊美。

何星文有些驚訝:“以太矩陣?”

李·王似乎也對他對此的看法產生了些興趣:“你覺得以太矩陣怎麽樣?”

何星文的回答斬釘截鐵:“天才才能創造的奇跡。”

這是他發自肺腑的感慨,人類能憑借天賦走到李·王這個程度,值得所有誇張的贊美。

理智的聲音裏終於有了幾分漫長歲月的痕跡:“說點別的,這些話我聽得太多了。”

何星文稍稍沉默了兩秒,他曾跟系統閑聊過這個話題,他對系統的回答印象深刻。

他沉默的有些久。

“聽起來,你有一些不同尋常的評價。”李·王:“為什麽不分享一下?”

何星文挑挑揀揀,說了些可以說的:“你快走到以太研究的盡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