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MDZZ(第2/3頁)

麥小余聳聳肩:“可我還是想拍戲,《步步》下周一首播。”

“希望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為你積累一定的人氣,對咱們這部《何以》也有幫助。”

“劉導,你跟我說實話,你覺得將來《何以》播出後,我能成名嗎?”

“你現在的名氣還小嗎,誰不知道你是萌人的老板?”

“我說的是作為演員的名氣。”

劉駿傑略作沉思:“你的外形條件很好,適合偶像劇;演技也不錯,偏向體驗派;劇本和女主角唐嫣更沒的說。而且你們公司也是以偶像劇起家,應該知道好的偶像劇,對提高演員人氣、知名度的幫助……”

“直接說但是。”

劉駿傑笑笑:“顯然你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我有信心把《何以》拍成一部經典偶像劇,但是你的問題不在於電視劇,而在於你的身份。”

旁觀者清。

台灣偶像劇教父級導演的一個“但是”,麥小余幡然醒悟。

這些年他在網絡上的各種高調,已經給觀眾留下先入為主的深刻印象;而他萌人老板的身份,又會成為另一道枷鎖或者說是雙刃劍,加劇影響觀眾對他主演電視劇的感官和接受程度。

關於後一條,說的直白點,就是你作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成功人士,在做每件事時,旁人心中無形中形成的標準會更高。

因為你太優秀了!

就像一個經常考九十多分的學生,這次你考了八十九分,大家就會認為你退步了;而一個經常考五十多分不及格的學生,這次考了六十一分及格了,大家則會認為他取得了長足進步。

看來第三部的“大殺器”必須得拍啊。

“你抓緊休息,這大熱天的,下午還有戲要拍。不過我建議你考慮一下,限播令出台後,內地的綜藝節目已經是大勢所趨。台灣綜藝節目式微無可改變,許多綜藝大小咖都準備借助內地綜藝節目打開內地市場,而且不少綜藝大咖已經接到了內地的邀請。”

麥小余擅長綜藝,這一點不僅俞姐和劉駿傑這麽認為,還有一些業內人士。

7月11日,周日。

大v諾蘭的一篇長微博,將麥小余推上了“風口浪尖”。

“《好聲音》首播破2,麥小余抽了誰的臉!”

諾蘭是知名大v,官方顯示粉絲過千萬,微博文章多偏向於娛樂圈,經常會引發娛樂八卦戰鬥,眾多喜好這口的吃瓜群眾聚集在此。

浸淫微博多年的他,深諳標題的重要性。最新更新的長微博,上來就用“勁爆”的標題,迅速吸引大量吃瓜群眾的眼球。

戰鬥?

挑撥?

軟廣?

還是別的什麽?

懷著各樣心思的吃瓜群眾,紛紛點開觀看,發現大v諾蘭果然要戰鬥了,這次戰鬥的是國內所有綜藝節目制作方。

文章上來就剖析了當下綜藝節目現狀,指出前年底《跑男》引發轟動、成為現象級綜藝節目後,綜藝節目就得到市場的重視。而今年,隨著限播令的出台,未來幾年內綜藝節目將迎來大躍進式的騰飛。

一天二十四小時,上星衛視每天播出的電視劇總量不能超過45%,剩下55%以上靠什麽彌補?

新聞類、法制類、健康養生類等節目只能彌補一小部分,而且過於小眾化,大眾化的綜藝節目必然會受到追捧,而且綜藝節目多元化,題材種類繁多,可以迎合不同受眾群體的喜好。

這幾年網綜五花八門,那部分受到網民追捧的網綜,也為綜藝節目制作方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方向。

按照諾蘭所掌握的情況,今年下半年,將會有幾十档綜藝節目跟觀眾見面,涵蓋音樂類、情感類、訪談類、遊戲類、競技類、脫口秀類、冒險類、教育類、旅遊類等多個題材。

這個沒毛病。

無論是歐美發達國家,還是港台地區,娛樂文化產業成熟繁榮的國家和地區,綜藝節目在每天的電視節目中都占據了較高的比例。

問題在於,這兩年國內收視率較高的綜藝節目,幾乎都是購買國外高收視率綜藝節目版權,原創綜藝非常少。

文化輸出和文化輸入嚴重不成比例,一直是國內的弊病。

電影也罷,電視劇也罷,還有文學作品,無不是如此。而綜藝節目……原創性最低,還談什麽文化輸出?

但是,業內人士對於高收視率的追求,已經完全忽略了這一點。

懶得動腦、原創風險大,習慣跟風等固有思維模式,以及不差錢的想法,嚴重束縛了國內綜藝節目的創作,似乎只有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好聲音》首播收視率破2,萌人耗時一年多、重金打造的原創音樂選秀節目,狠狠抽了某些人的耳光。”

“電視台追求高收視率無可厚非,但是作為國內最大的播出平台,不要忘記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文化的傳承,文化的振興,文化的輸出,是文化產業從業人士不能逃避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