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票房破千萬!

晚上回到學校,和馮曉友吻別後,露西回到自己的公寓,找來合租的好友,興致勃勃的告訴她們,今晚自己看了一部非常酷的東方電影,結局出乎她的意料。

“東方功夫片嗎?比《臥虎藏龍》還好看?”

“我看過一篇文章,裏面說東方的功夫沒有那麽神秘,那些電影都是騙人的,實際上東方人並不會在房頂或者空中飛來飛去。”

好友的反應令露西失望,好像自己欺騙了她們,她極力解釋道:“不是功夫片,是‘阿加莎·克裏斯蒂’風格的驚悚懸疑片。我保證,不到最後一刻,你們很難猜到電影結尾。”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她打開電腦登陸特推賬戶,搜尋有關《致命ID》的文章。

她記得自己好像在推特上看過一篇文章,是介紹的《致命ID》的。不然今晚在影院見到宣傳海報時不會覺得熟悉,更不會在剛才說出“阿加莎·克裏斯蒂”這種專業術語。

花了半個小時,她終於找到了。

那是美國知名影評人的推特,發表的一篇文章:《不一樣的華夏電影》。

“功夫片是華夏獨特的成熟類型片。從上個世紀到現在,華夏電影和華夏演員最先被我們接受、所熟知的就是功夫電影和功夫片明星。從某種角度來說,功夫片已經成為華夏電影獨有的標簽。

直至昨天,一部名為《Identity》的華語電影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這部電影沒有眼花繚亂的打鬥場面,也沒有飛天遁地的神秘功夫效果,而是一部充滿‘阿加莎·克裏斯蒂’風格的驚悚懸疑……

……最令我驚訝的是,這部優秀的電影居然僅在有限的唐人街影院放映。如果不是朋友強力推薦,我特地跑到洛杉磯的唐人街,可能就錯過了這部電影……”

這是三天前推特上的文章,發表後並未引起較多注意,與該影評人其他文章的熱度天差地別。當時露西無意中看到,也是匆匆讀過一遍,沒有心裏去,直至今晚。

然而到了現在,這篇文章的點擊、轉發依舊少得可憐,不過回復到是多了一些,有一百多條。

“我昨天問了公司華夏同事,他說沒聽過這部電影。還好今晚我特地去了趟華夏城的影院,看完這部電影,要不然就錯過了。很難想象,這麽好看的華夏電影,我的華夏同事竟然沒聽過。”

“不得不承認,除開華夏演員千篇一律的臉孔,電影情節本身還是很棒的。”

“同意樓上的說法,不過我認為,影片中部分華夏演員的演技有待提高。”

“我覺得比功夫片好看。”

“東方人抄襲了好萊塢電影的情節結構、拍攝手法,反過來在我們國家上映。想想看街頭隨處可見的便宜華夏貨,我們不應當警惕那個東方國家嗎?支持XXX議員提出的華夏威脅論!”

“該死,我們社區的影院居然沒有放映,非要開車前往十幾公裏外的唐人街才能觀看,我能抗議這是種族歧視嗎?”

……

百多條回復,五花八門,引起露西好友們的興趣,相約明晚一起去看電影。

然而次日上午提前訂票的時候,她們發現學校附近的影院沒有《致命ID》的場次。一連問了周圍三四家影院,哪怕是鬧市區的影院,答案也一樣——沒有上映這部電影。

“要去唐人街嗎?”

《致命ID》第二周的票房成績,回答了這個問題。

19萬美元,還是少得可憐,但是相比首周票房,數據精彩了許多,而且第二周只剩下十一塊銀屏放映。

上映影院減少七家,票房提高八萬,而且這周上映的十一家影院,票房最少的也有九千美元,不存在半點下線風險。

看著手中的統計結果,麥克唐納眉頭皺得,夾死了兩只蚊子。

莫非,華夏人自己買票房?

一定是!

為了查明真相,抓住買票房這種備受業內唾棄行為的證據,麥克唐納派人前往影院暗中調查。

兩天後,調查還沒結果,卻傳回來一個奇怪的現象——去影院觀影的人群,黑人、白人比華夏人還多!

這不科學!

華語片的海外觀眾向來以華人和留學生為主,其中美國觀眾約占15%,某些功夫大片例外。

可《致命ID》僅是部投資300萬華元的小成本電影,華夏新生代導演執導,演員……好多華夏人都沒聽過,有沒有在美國大規模宣傳,怎麽會……

這裏面一定有什麽我不知道的事情發生!

麥克唐納判斷的沒錯,可是他沒時間去探明,因為院線方聯系他了。

“你們要增加《致命ID》銀屏數量?”

這不廢話,誰會跟錢過不去?

利益至上是全世界成功商人的共同守則,不分國界,不分膚色。

《致命ID》能吸引觀眾走進影院購票觀影,能產生票房,能為影院、院線帶來收益,院線方為什麽不增加銀屏,賺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