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超市有競爭對手了

兩人第一次見面溝通,還算愉快。甚至劉勇好覺得,不管馮宇是否入股民生銀行,但馮宇說了想要參與到光彩事業中,這就足夠了。

不過最終這個決定權,也不是在劉勇好手裏,雖然劉勇好是發起人之一,但最終決定的,還是國家。

馮宇也不著急,這事兒要是能拖到九八年就更好了,現在投資,明顯不劃算,但到了九八年之後,他在亞洲金融風暴上必然能大賺一筆,到時候正好有錢可以投進來。

再說他也問了,這民生銀行想要成立,明年都不一定可能,最快可能也得九六年了,那馮宇還不如讓別人先投資,然後等九八年再入股呢。他想在民生銀行貸款,至少短期內是不可能了。

泰華超市想要擴張,還得找其他銀行貸款。國內的銀行馮宇來聯系,付光正他們去聯系香港的銀行,最終看看誰能談到的貸款更高,條件更好,就從哪邊貸款。

不過馮宇想起前世李澤楷貸款的事兒了,靠著一個項目,就能憑空貸出來巨額的資金,那這次應該也沒問題吧,畢竟這泰華超市裏面,可還有李嘉誠的股份呢。

馮宇認為,眼下資金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選址,開店,避免其他競爭對手出現。

而此時前世一些超市的雛形其實在國內已經有好幾家了,比如華聯什麽的,注冊的比泰華超市更早,但規模不大,產品種類、服務態度、貨物擺放、廣告宣傳、營銷手段等,皆跟泰華超市有很大的差距。華聯雖然也要超級市場,但就只能算是自選商場。

可不得不說,地段好就很重要,有一定的穩定客源,也非常重要。

就在上海,華聯的超市,就非常影響泰華超市的發展。他們此時雖然只有兩家店,但銷售額可不低。

可自從泰華超市在上海開業,並且也有兩家店以來,華聯超市的銷售額就開始下滑,這個月更加明顯。

馮宇他們的策略就是,搶走華聯的市場,畢竟華聯的管理模式、經營方式、還有物品擺放、進貨渠道、營業面積等多個方面,都無法跟泰華超市相比,就連超市的樓都是那種老舊的樓,外面電線從上面過去,亂糟糟的,哪兒有泰華超市看著那麽幹凈大氣。

上海那邊的店長也開始從華聯超市挖人,本來泰華超市的工資就是比華聯的高,更何況待遇更好,還有很明確的晉升途徑。

在泰華超市入職的時候,都會被告知,泰華超市要繼續連鎖擴張,會有很多新店開業。到時候如果他們去了新店,那基本上工資待遇都能上調,還能當上領導。

而且新店不一定距離上海多遠,可以在蘇杭,也可以就在上海,說不定離家更近了呢。

泰華超市還仗著渠道更好,進貨價更便宜,派人去華聯查看對方的價格,然後以更低的價格銷售。

最初馮宇以為超市的利潤不會有太高,百分之二十就頂天了,但真開起來之後才知道,此時超市的利潤,簡直太高了啊。

比如一雙絲襪,在商場賣十塊錢,而進貨價呢,只有三塊多錢。泰華超市賣八塊錢一雙,利潤翻倍還多呢。

還有國產的長城幹紅葡萄酒,商店裏賣都是二十多塊錢一瓶,但泰華超市的進貨價,還不到十塊錢,賣十八塊一瓶,就足以讓很多人趕到泰華超市來買了。

那些進口商品,利潤更高。一些有進口渠道的公司,趁著此時國人喜歡外國產品,就專門賣高價,往往有幾倍的利潤。

而泰華超市雖然價格便宜了很多,但依然有一倍以上的利潤。

不論大件小件,泰華超市的所有東西,都非常便宜,就連雞蛋,都比農貿市場的還便宜,但利潤,卻一點都不低。

再加上宣傳得力,客流量非常大,就說上海的兩家店,很多其他區的人,從老遠趕過來購物,因為泰華超市的商品,平均比外面便宜百分之十以上,有的便宜百分之二十以上。

本身利潤率就不低,再加上銷售額蹭蹭上漲,還有天天促銷的手段等等,讓泰華超市的營業額,每周都在上漲。

泰華超市的火爆,讓華聯變得愈發艱難。這正是付光正想要的結果,他看上華聯的地段了,如果把華聯的兩家超市收購過來,在那個地方重新蓋一個新的商場,必然會生意興隆。前後雖然要耽誤幾個月的時間,但相比於以後的利潤來說,還是很劃算的,更何況還去掉了一個未來的競爭對手呢。

不只是上海,在京城、哈爾濱、津門、沈城、金陵等多個城市,都有原本的商場,要改建成超市,或者超級大賣場,明顯就是看到了泰華超市火爆的場景,眼紅了。

比如哈爾濱,就有一家叫做中央蘭的商城出現了,而最下面兩層,同樣規劃了一個大超市,就連貨架擺放的位置、間距等,都跟泰華超市的一模一樣,分明就是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