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封邀請函

侯海濤同意了,李世友卻有些猶豫,他們是負責生產的,一旦這個產品賣不出去,虧損的肯定是他們廠。雖然馮宇這個投資人也會虧損,但壓不住馮宇財大氣粗啊,就說加濕器就給馮宇帶來多少利潤?

李世友猶豫,讓馮宇更開心了,他像做出重大決定一樣:“李廠長,我知道你擔心什麽,這樣吧,你們生產設備調整的錢我來出,並且這次我們的協議為代工協議,生產一台給你們廠三十塊,這樣你們旱澇保收。”

馮宇這麽說,李世友更加糾結了,每次馮宇讓他們廠代工的產品,最終馮宇都能大賺一筆,但那些產品他都能看出來好處,或者是成本低廉,或者是填補市場空白,這個什麽無葉風扇,完全看不到有什麽火爆銷售的潛質啊?

就像那個泰華牌的電冰箱,不是前幾天才把最後一批貨賣出去?但他根本不知道,這批電冰箱馮宇有多少利潤。他一想,馮宇也不是沒有失敗過,還是保守一些比較好,他選擇代工。

李世友選擇了代工,馮宇笑眯眯的轉頭攻略侯海濤:“侯廠長,這個無葉風扇,市場風險很大,我作為投資人,有可能收不回投資。既然李廠長選擇了代工,賺取更加穩妥的代工費,那麽風險就全部集中在我一個人身上了。所以這次哈飛廠也不能享受比例分紅,而改為固定分紅。也就是每賣出去一台無葉風扇,我付給你們哈飛廠十塊錢。這次產品研發,依然是我投資,所得成果,注冊專利,依然屬於我,這點侯廠長同意嗎?”

馮宇內心在呐喊,快說同意,快說同意啊。

後世這種新型無葉風扇剛上市的時候,市場價在五百美元啊,而生產成本呢,二十多美元,裏面有多少利潤?

雖然後來被人公布了成本之後,售價從五百多美元,降到一百多美元,最終降為三十美元左右,但前面已經席卷了幾千萬美元的利潤,後來更是供不應求。足足為那個公司帶去了幾個億美元的利潤。

對方研發、實驗花費了多少?幾百萬美元而已。主要是實驗扇頭的傾斜角度和裏面的螺旋角度。

螺旋角度馮宇不知道多少,但扇頭的傾斜角度他很清楚的記得是16°,源於前世喝酒時跟朋友的一次打賭,百度百科上面清晰的寫著呢。

另外兩項技術哈飛廠都有,只不過都是塊頭比較大,要做的就是將其小型化,功率也要相應的弱化。一個風扇而已,不是用於發動機,更不是用於軍工產品,沒必要那麽強。

聽完馮宇的話,侯海濤當時就不幹了:“馮經理,這話是怎麽說的?我們上次合作的不是很好嗎,我們廠的研發能力你是看到的,上次出產品,多快啊,怎麽這次就變成固定分紅了呢?”

馮宇反嗆一句:“那不如我委托哈飛廠為我研發這項技術,我出錢買斷,給你一百萬夠不夠?不夠就兩百萬,你說個數。你不想承擔風險,還想分走利潤,憑什麽?雖然你們廠有技術,但不要忘了,咱們哈爾濱還有工大和船舶兩所大學,這些技術,他們同樣也有!”

第一次合作是甜頭,如果兩個大廠願意一直這麽合作,馮宇也不會拒絕。現在是他們看不清現實,看不到前景,想要白占便宜,馮宇怎麽能幹?

“那一台的價格也不能只有十塊錢啊,電機廠還三十塊呢!”

“不如你們出生產線和工人生產,我同樣給你們三十塊。”啥都不用幹,白拿錢,還嫌少了?說句不好聽的話,要飯的還嫌飯餿?

要不是馮宇對哈飛廠的汽車技術覬覦,早就甩開哈飛廠了。

李世友這時候也不高興地說道:“侯廠長,十塊錢不少了,我們工人累死累活也才能賺三十塊,還要出生產線,機器磨損、工人工資還都沒算呢。”

“十五塊,我保證這次以最快的速度將產品研發完成,十五塊價格根本不高,你賣一萬台,我才能賺十五萬。我們廠還要出幾名專家級工程師工作,這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軍工訂單,我們付出也很大的。”

馮宇鄙夷的看了眼侯海濤,專家級工程師?好像你們研發產品,我沒給錢似的。上次你們的報表當我沒看嗎,專家級工程師的工資是他們在你廠裏工資的六倍!多出來的錢哪兒去了我都沒稀得問。

“十五塊?十二塊吧。塑料廠那邊成本也很高的,你們以為我要求的扇頭是那麽好制造的?我的成本有多少?未來利潤不可預期,萬一失敗了,我虧損多少?”

最終商定為十三塊,馮宇心裏樂開了花。雖然這個無葉風扇研發出來後,在國內未必有多少銷量,但在歐美,肯定有市場。歐美十個億的人口,保守估計,一百萬台的銷量應該有。以一百美元的售價計算,利潤至少應該有一半,那就是五千萬美元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