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專輯銷量(第2/2頁)

不單單是華夏,就是放眼整個世界,就算是娛樂行業最為發達的歐美地區唱片行業的處境也同樣岌岌可危。這並不是音樂本身出現了問題,而是人們體驗音樂的方式發生了改變。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在十幾年前人們都通過什麽方式聽歌?收音機?CD機?

再想想我們現在聽歌的方式,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電腦前打開音樂網站,或者用手機裏的音樂APP。當想明白其中的差別我們就能理解唱片行業為何衰落了,就是因為人們體驗音樂的方式變了。

曾經,去逛音像店就像逛時裝店一樣,是人們正常的消費項目。而在智能手機和音樂流媒體盛行的當下,去傳統唱片店買CD,無論從時間還是金錢的角度都是一種性價比很低的行為。

音像店能提供的唯一體驗就是挑幾張熱門大碟放在那兒,你可以戴上店裏的耳機試聽幾首,如果呆的時間長了,還有可能遭到店員和後面排隊人的白眼。

想聽音樂的人如今已經無需跑去實體店購買唱片,不僅因為時間、人力成本太高,更根本的原因是,網絡能給到的購買體驗,唱片店卻給不了。例如試聽,試聽唱片可能性不大,你如果不買的話老板是不可能讓你打開包裝的。但現在音樂的試聽直接在網上就可以完成了,所以唱片想從網絡回到實體店已經不可能了。有了網絡提供的免費音樂,如今的聽眾已經很少再花錢去買音樂聽了,即便一張CD的價格僅二、三十塊。

在這樣的變革面前,唱片業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不要說徐應龍這樣的新手了,就算是那些天王巨星的專輯銷量也很一般。就拿眼下華夏在音樂方面最受國人認可和追捧的周大天王來說,其個人專輯的銷量大多在200萬到400萬張之間,僅有一張達到了五百萬的銷量。

這並不是貶低周大天王的個人魅力和賺錢能力,事實上周大天王粉絲遍布世界各國,涵蓋老中青各個年齡段。而他的賺錢能力更是大家有目共睹,自己身價巨億不說,每年入賬都以十億計。

但即便是他這樣的天皇巨星,在大勢面前也無能為力。因此一個月前徐應龍對外宣布要發行首張個人專輯的時候人們猜測銷量不可能達到500萬張,而那已經是人們已經很看好徐應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