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進退兩難的元首(第2/2頁)

如果只是一個上校艦長感情用事胡亂做出的決定那也就罷了,該撤職的撤職,該送軍事法庭的送軍事法庭,不管怎麽說破壞大局就是不行,在這方面的國家可是有硬性規定。但是現在情況比較特殊,執行人雖然是李上校等人,但是真正下命令的可是徐應龍。

要說徐應龍並沒有命令海軍的權力,但是誰讓好死不死在前往事發海域的時候南宮鵬飛非要親自給漠北號的艦長李上校打了個電話,告訴李上校徐應龍可是軍委重要首長,奉命前往東海公幹,他要求李上校無條件配合徐應龍。如此一來事情就復雜了,就算是上面想要處置李上校也不行了。

但如果不處理的話也不行,現在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已經不少了,畢竟那天親自經歷這件事情的不單單有幾百海軍士兵,還有天魔宗的一幹高手。盡管離開之前徐應龍對所有人下達了保密禁令,但是有句老話說得好,只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只要是做了那就別想不走漏風聲,隨著倭國方面大肆宣揚此事,華夏網絡上對此事也是議論紛紛。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在討論此事是不是華夏海軍幹的,或者是此事最終的結局如何,但是卻有一些帖子則是披露了事情的經過,而且說得有鼻子有眼,甚至於連一些關鍵人物的人名職務都說的很清楚。可以說這件事現在已經鬧大了,國家要是在無動於衷的話,不管是對軍內還是民眾都無法交代。

民眾倒還好說,反正絕大多數的民眾都是喜歡湊熱鬧,真正關心時政的並不是很多。況且國人健忘,只要國家冷處理一段時間,保準絕大多數的人都將此事拋之腦後。

但是海軍方面卻不行,他們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要是國家不處理漠北號上的一幹人等的話,很可能會讓海軍諸人認為這就是上層的意圖,鬧不好一些年輕軍官也會仿效李上校等人,到時候那國家可就被動了。

可以說現在元首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要是處理李上校的話,不但李上校本人會不服,漠北號一幹士兵也會有怨言,畢竟他們是奉命行事。但如果不處理的話後果同樣嚴重,正好知道徐應龍回來了,所以元首召他進宮詢問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