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逆天的銷售業績(第2/2頁)

看到徐應龍震驚的表情,李雪很滿意,便和徐應龍解釋了這個神奇的業績是怎麽來的。

其實正如徐應龍之前預測的那樣,藥王酒雖然效果明顯,而且還沒有任何後遺症,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極品的保健酒,但是售價實在是太貴了,而且還是一個未經過市場考驗的新品牌,人們根本就不可能這麽快就接受這種酒。

況且華夏人有一個壞毛病叫習慣,一旦喜歡什麽東西,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不會看其他同類產品的,這就叫習慣成自然。更重要的是大周酒業受產品原料的影響,前期產能嚴重不足,所以徐應龍預測的一兩億的銷售額還是很靠譜的。

但是李雪在拿到了藥王酒的樣品之後並沒有著急著讓產品上市銷售,而是先把整個華夏最權威的幾個檢測機構跑了個遍,讓他們用最先進的儀器檢測藥王酒,然後拿到了一大堆的檢測報告。

這樣做目的很明顯,就是增加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你說自己的產品很好,可以完爆其它同類產品,但是你自己說沒人相信,消費者不會買這個賬的。畢竟在整個保健品市場,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存在虛假宣傳或者是宣傳過度的問題,大家早就見怪不怪了,在遇到這種宣傳的時候消費者都刻意的過濾掉了。

這並不是說華夏的消費者不相信宣傳,他們不相信的是廠家的口頭宣傳,但他們相信華夏權威機構的開出的證明,要那種有紅紅印章的。只要是有了這個東西,華夏的老百姓對這款產品就會憑空多了很多信心。

檢測完成拿到檢驗報告之後,李雪連同銷售團隊的其他隊員一起制定了一連串的銷售文案,通過電視廣告和送禮以及跟蹤調查等方式不斷地提升藥王酒的知名度,同時卻一再推後產品的上市時間,不斷地吊著消費者的胃口,讓他們對藥王酒望眼欲穿。

正是有了這些前期準備,當藥王酒一經上市,饑餓了老長時間的消費者就像是瘋了一樣湧進各大超市,一次次搬空了貨架上的產品。酒廠那邊積攢的藥王酒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被銷售一空,迫使王漢森不得不一次次提高產能。

再加上銷售公司同各地的代理商簽訂的是預付款訂貨的銷售方式,也就是說想拿貨就必須先付錢。而那些代理商也都知道大周酒業這邊產能有限,所以有實力的代理商常常都是幾千萬幾千萬的下訂單,因此這三十九億裏面還有一部分代理商上繳的預付款,還不能算是真正的利潤。按照李雪所說,銷售公司這三個月真正的利潤大約是22億華夏幣。

但既便是如此,這個業績也是徐應龍預計的十倍以上,同樣令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