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暢談荷蘭(第2/2頁)

炒房團完全沒意識到,其實自己真不具備和國際名流交手的能力,是國家政策助攻了他們……

不然為什麽囤房這一舉動不能在歐、美、澳大規模復制呢?一個是人民幣還不夠強,一些人不認可,二來是許多國家嚴格控制移民數量,本地的又不怎麽生,炒不起來,三是地太多,房子隨便建……

很多人只注意到中國富豪狂買國外企業,這是因為這是國家宣傳正方向。其實只要仔細思考,10年前閃耀在熒幕裏的大品牌,現在國籍是什麽,就知道真實情況了。

真正放開了角力,很多不合適的會被淘汰,合適的會新生,蓋茨說的看好中國十幾年後的市場,就是這個原因。這代表他看好的是市場的寂滅,然後浴火重生的新商業環境。

很多行業就像是孩子,剛開始需要國家政策來奶,但要是一直護犢太嚴重,很多本性好的也會變成壞孩子,出社會了也鬥不過別人,那就是適得其反了。

當然大方向的軍隊、軍工、航天、能源,整體肯定是強勢穩定的,這些是國家基礎。

唐海只是想到個方向,要麽唯一,要麽第一。唯一做不到,第一他總能拼拼的,所以總會聽手下這群人才的想法,他是承認自己不足的。

“荷蘭的農業那麽強,還有重工核心的東西,生活很累嗎?”

“很閑,比美國要稍稍閑一點,但是又比非洲這邊努力得多。人們一般不自己做飯,一排排的坐在各種店面前,有點像中國大排档,但是不許亂丟東西……大家喜歡吃東西聊天什麽的。”

“交通呢?和美國比?”

“因為都是本國產,或者是附近產,都是歐盟嘛,有國家說脫歐了,但其實還會很長時間繼續用那一套運行……所以買貨很方便,公交車都是梅賽德斯的。每個家庭都有那麽一兩部車,只是,有豪車超跑的人,不會那麽勢利的去嘲笑車不好的人。人們一般近的出行,更依賴於自行車,隨便一個牌子的自行車,就要三百歐、五百歐的,三五千的很常見,要知道……二手的車很多酒三五千,自行車是真貴,人們也愛騎。”

“中國國內自行車看來也算是國家福利了。”

“是的,算是,只是人們不太愛騎了,其實騎自行車對健康是很有益的。”

“我聽說荷蘭人挺開放的?”

喬丹笑了:“是挺開放的,但是絕對沒有頭兒你現在所想的那麽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