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利益談判(第2/2頁)

達成了初步口頭協議,接下來就其樂融融。

“最近聽說唐先生國內又得罪人了?”

“我得罪的太多了,已經沒感覺了。”

“借酒說說?”

“其實沒人看不出來吧,全球各行各業,除非是新興的、轉型過的,不然基本上都到幹什麽都不賺的地步了,之所以大企業還能賺錢,那賺的都是員工的錢。美國百大名校畢業生年薪直接在學校附近買房,基本可以買12平。國內清北報數據均六七萬,五千九一個月,算起來還沒1平。難道國內學生質量真和國外差距這麽大?是被房產商人吸血了。

同樣水準一出國薪水立刻翻幾倍,技術移民潮立刻能把搞技術人才全帶走。有房一族把房子一賣,出國不說能不能還這麽瀟灑,至少衣食無憂不怕霧霾。

現在國內到處一片憤怒,人民日報、新華社全在聲討房產一族犧牲環境甩鍋走人,內部也在想辦法限制那些人卷錢走人,偏偏有一群非得利者搖旗呐喊,把我氣樂了……我就從不擔心房子車子票子妹子的問題,搞得像我被剝削得多慘一樣,單說環境我家鄉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

“這的確,現在中國是年1萬多的家庭移民到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給的資料是到2020年會有超過18萬億人民幣變成境外資產,對金融和就業打擊會很大……唐先生你除了種草,還有沒別的投資意向?”

“潮汐力開發或者投資數據站吧。現在都在講究排碳,聽說光是我國國內數據保存傳輸,就需要一個三峽的電力,要是數據站轉移到寒冷的冰島,不需要電力給設備降溫,就可以省下許多電,應該賺錢,就是不知道這錢我能不能撈一筆。另外坦國水力潮汐力發展太落後,我也想投一筆錢。”

在決定了三成的牧草、奶制品交給康納後,就談得其樂融融。

唐海的實業眼光是不錯的,偶有失誤是低估了人心的險惡,比如看著人口激增,怎麽農糧價格就下降了?這是因為俄、美、巴在打價格戰,尼日利亞就被弄得農民賺不了錢幹脆不種地了,中國其實也被算計了。如果唐海一開始就把人心想得險惡,反而能中,但唐海卻不會這麽去算計農民口袋裏那點錢。

做數據站倒是真賺,唐海的目標讓康納很驚訝,只是,唐海未必能分一杯羹。

發電站唐海則是百分百能做……不得不說,唐海關注的實業,只說方向,不談人心,還真是正確的……

時間一天天過去,大麗股權分配還沒到,臨時改為中國年分配,因為要計算的太多……

但大麗菊的捕撈艦隊卻先一步來到了坦國。

唐海終於嘗試打這南極開發的第一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