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秋菊杯(第2/2頁)

要怎麽說呢?李小強不想對這個條款發表任何評價。只能說從這個條款中能看出2個問題:第1,當時的中國圍棋管理層確實有點饑不擇食,迫切需要舉辦一個世界圍棋比賽。第2,中國圍棋的管理層……確實不愧都是棋手出身,下下圍棋還可以,如果把他們放到其他領域,比如說商界什麽的,那肯定被人欺負得渣都不剩。

不過話說回來,所謂的“秋菊條款”其實也根本沒起到什麽作用。在真實歷史中,很長時間都沒人知道還存在什麽“秋菊條款”。直到國內第2項世界圍棋大賽“百靈杯”的舉辦,這個條款才逐漸被外界知曉。

大家是怎麽知曉的呢?說起來也挺有意思。國內舉辦的比賽,包括“秋菊杯”,圍甲,以及“天元戰”“名人戰”等等,在介紹這些比賽時一般都有一條:某某比賽是由中國圍棋協會舉辦。但是到了“百靈杯”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比賽的主辦方,變成了“國際圍棋聯盟”。

要說“國際圍棋聯盟”這個名頭好像很大,但其實是一個很松散的組織。圍棋和其他競技項目不一樣。比如像“國際足聯”,“國際網聯”,甚至是國際象棋的“國際棋聯”,這些組織的權力都非常大。但是圍棋界不一樣,圍棋界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組織。

就拿這個“國際圍棋聯盟”來說吧,它成立的初衷,本來是為了統一圍棋規則而努力。但是效果大家都看到了,一直到李小強重生的時候,世界上依然是多種規則並存,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統一圍棋規則的希望。

因此所謂的“國際圍棋聯盟”,每年也就是開幾次和圍棋規則有關的研討會。大家坐在一起扯扯皮,最多對其他規則吐吐槽。這個組織的作用也僅限於此。

可是到了“百靈杯”的時候,這個組織竟然變成了比賽的“主辦方”,和它並列“主辦”的,竟然是省一級地方人民政府。而大家習慣的“主辦方”中國圍棋協會,竟然變成了所謂的“協辦方”。於是大家驚問怎麽回事。於是10多年沒人知道的“秋菊條款”,才逐漸被外界知曉。

“唉,歸根到底還是我的實力不夠強啊,看來還要加快速度賺錢。”

在中國棋院李小強的宿舍,他和舅舅的聊天在繼續。

“想賺錢的話,今年應該有個很好的機會吧,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提前做些準備。”

“哦?你指的是……”

等李小強把話說完,舅舅胡毅已經兩眼發光: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確實是一個機會。不行,過完年後我必須馬上去申城找小剛,把這事好好琢磨琢磨,對了,還有趙大寶那小子……”

胡毅說的“小剛”,是李小強的哥哥李小剛,他現在已經拿到碩士學位,在申城一家金融機構工作。

至於李小強說的什麽事,其實也沒有什麽大不了。今年是哪一年?1997年。這一年國內國際發生了很多大事。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香港回歸,那麽香港回歸之後呢,那當然就是東南亞金融危機。

咱們“李副總工”前世是搞建築的。做工程嘛,那是屬於實體經濟的範疇。他對金融行業和那些虛擬經濟不怎麽熟悉。

自己不熟悉這些東西,李小強認為不要緊。因為他心裏清楚,在這方面,自己的舅舅胡毅有著非凡的天賦。李小強之所以敢如此肯定,那是因為在真實歷史中,胡毅出道的時間比今世晚多了,而他的第1桶金,就是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獲得。

李小強不太清楚他前世具體是怎麽操作的。不過他現在的底蘊比前世強多了,假設在準備工作方面也能比前世做得更充足……

要怎麽說呢,反正李小強對自己的舅舅有信心。

李小強和胡毅的聊天持續了很長時間,兩人像朋友一樣交流,在這期間,胡毅一點也不像李小強的長輩。不過聊到最後,胡毅終於拿出一點長輩的樣子了。他指著窗外一處工地,那這是他在京城開發的一處樓盤。

“小強,我早就跟你說過,如果你不嫌棄的話,那個地方就是你的新房,現在那裏很快就要完工了。就是不知道你和夢雨……”

舅舅胡毅深深看了李小強一眼,李小強默默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