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復盤勝(第2/3頁)

對於現代的職業對局,勝負往往並不是取決於技術高低,而是取決於一些更個性的因素,如身體狀態、心理狀態、對壓力的反應、精神力、對局氣勢甚是潛意識等等。就目前的這盤對局,所有的優勢好像都在李小強這一邊。

當李小強獲得先手後,“目前的局勢白棋好!”這一點沒有人會懷疑。論官子技術,李小強雖然還說不上有多強,不過他勝在穩定。不知不覺中,“李小強的棋很難被逆轉”,這個觀念已經在圍棋界慢慢形成。論對局狀態,李小強能夠發現那步“大頭鬼”,說明他目前的狀態不錯,最起碼他現在的棋感應該非常不錯。

反觀他的對手,在遭受了這樣的打擊後,大家理所當然的為羽根先生感到擔憂。

事實上正如大家所料,遭受打擊以後的羽根先生已經無心戀戰。草草抵抗了幾十步棋以後,下午5點以前,在雙方即將進入讀秒的時候。第186手棋,羽根先生選擇了中盤認輸。

在第4屆中日圍棋擂台賽上,李小強再次獲得了3連勝!

對於李小強的再次獲勝,日本圍棋界好像很平靜的接受了。的確,當勝利成為一種習慣,很多東西都會在潛移默化中被改變。最起碼,現在的李小強戰勝一位日本九段,已經不再算什麽“新聞”。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日本,都不是新聞!

李小強憧憬的是:當自己輸棋算新聞的時候……

比賽下完了,不過這盤棋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對局結束後,對局雙方又進行了長時間的復盤。觀戰室的棋手也湧進對局室,觀看兩人復盤。

當李小強用一個“中腹大頭鬼”手筋搶到一個先手後,這盤棋給人一種“戛然而止”的感覺。如果是作為一條新聞,作為一個噱頭。那毫無疑問,只有那個“大頭鬼”能夠成為話題。

不過在復盤的時候,沒有人對那個“大頭鬼”有興趣。羽根先生非常坦誠的承認,自己沒有看到那個“大頭鬼”。他和坂田先生一樣,對李小強的“想象力”大為贊賞。認為自己的輸棋合情合理。只不過,大家更感興趣的是:如果羽根先生搶到那個先手,最後的結果又會如何呢?

對於這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李小強非常感興趣,其他棋手也非常感興趣。大家就此展開了熱烈的研究。

李小強真正感興趣的是:對於那個延綿了100多手棋的攻防戰。自己吃虧了嗎?

這場戰爭的起因,是李小強想“節省一手棋”。現在可以肯定的是,當羽根先生可以搶到那個先手的時候。李小強是沒有“賺到一手棋”的。一手棋沒有賺到,那賺到了半手棋嗎?或者,在這個攻防戰中李小強還吃虧了?

對於這個問題,李小強非常想知道答案。在這樣的攻防戰中,基本上是沒有辦法“作弊”的,李小強在這裏面下的每一手棋,都是他現階段真實水平的體現。李小強很想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到底怎麽樣。憑借自己目前的“功力”,能夠和一位日本“中九”抗衡嗎?

很顯然,這樣的問題不好回答,這樣的問題很“虛”。正是因為很“虛”,所以才是李小強真正想知道的。他心裏非常清楚,不解決自己“虛算路”的問題,自己不可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高手。

這樣的問題不好研究,哪怕是在復盤的時候都不好研究。因為在作戰的時候頭緒太多,裏面每一個選擇都像是一個分岔路口。想把每一條道路研究清楚的話,根本沒有那麽多時間。

好在圍棋還有另外一種研究方法,那就是“不看過程看結果”。後面雙方的復盤,就好像是假設羽根先生搶到了那步先手,雙方在續下這盤對局。

如果羽根先生搶到了那步先手,這盤棋的最後結果到底如何呢?

經過長時間的復盤,大家意外的發現,即使就是這樣,羽根先生想贏下這盤棋也很難。羽根先生即使搶到了那個先手,整個局勢也是非常的微妙。

當棋盤上形成了“雙活”以後,可以認為整個棋局進入了官子階段。這個時候,雙方的實空對比差距不大,由於那個“雙活”,棋盤上所有的孤棋也消失了。一般來說,只要雙方沒有孤棋,就可以認為雙方的“厚薄”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搶空”,這樣一來,一個先手的作用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這一盤棋有點不一樣,雖然雙方都沒有孤棋了。不過還是可以認為李小強的白棋“厚”一點。白棋的“厚”,是體現在劫材方面。

由於那步“大頭鬼”的存在,黑棋在局部雖然可以脫先。只不過,後面李小強每下一步“緊氣”,就成了李小強的劫材。而且是非常大的劫材。在棋盤上,只要自己的劫材絕對有利,在棋盤上就可以制造種種抵抗手段。這就是: